一、A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
1.关于魏登斯基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魏登斯基现象常只能使传导阻滞暂时得到改善。 |
2.心电图表现RR间距不规则的是 |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伴2:1下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时,心室率规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时因存在QRS波群的脱落,心电图表现为RR间距不规则。 |
3.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钩拢现象与等频心律(或称为等频现象)两者的概念和发生条件均不相同。钩拢现象持续时,有可能使同时存在的两种心律形成等频心律,但不意味着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
4.患者男性,25岁,感冒后3天,因心悸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诊断为: |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窦性P波大多规律出现,但仅少数P波下传心室,部分P波消失(隐藏在QRS波群中)或落人QRS波群之后。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心室率>心房率时,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律之间形成干扰性房室分离,应注意与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相鉴别。 |
5.以下情况可引起PR间期延长,但应除外 |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PR间期延长。干扰性(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房性心动过速、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房室结双径路蝉联现象可引起PR间期在一段时间内显著延长(心房激动连续从慢径路下传)。预激综合征则引起PR间期缩短。 |
二、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
(6-8题共用题干) |
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 |
6.心电图诊断应为 |
7.该患者2:1阻滞的部位最可能在 |
8.该患者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最可能在 |
正确答案:6.D;7.E;8.C |
(9-12题共用题干) |
男性,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下图A、B、C所示。 |
9.图A应诊断为 |
10.图B应诊断为 |
11.图C应诊断为 |
12.图C的发生机制为 |
正确答案:9.B;10.B;11.D;12.C |
三、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 |
A.不应期正常 B.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13.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 |
14.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 |
15.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 |
16.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
正确答案:13.C,14.D,15.B,16.E |
|
(17-20题共用备选答案) |
A.PR间期延长且固定,无QRS波群脱落 B.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落 C.PR间期恒定,突然出现QRS波群脱落 D.PR间期缩短 E.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
17.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 |
18.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 |
19.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 |
20.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
正确答案:17.B,18.C,19.A,20.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