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原则
本病对常规的牙周治疗效果不佳,患牙的病情继续加重,直至全口拔牙。近年来有人报告对幼儿可将其全部乳牙拔除,当恒切牙和第一恒磨牙萌出时,再口服10~14天抗生素,可防止恒牙发生牙周破坏。若患儿就诊时已有恒牙萌出或受累,则将严重患牙拔除(也有人报告将已萌出的恒牙全部拔除),重复多疗程的口服抗生素,同时进行彻底的局部牙周治疗,每2周复查和洁治一次,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在此情况下,有些患儿新萌出的恒牙可免于罹病。这种治疗原则的出发点是基于本病是伴放线放线杆菌或某些其它微生物的感染,而且致病菌在牙齿刚萌出后即附着于该牙面。在关键时期(如恒牙萌出前)消灭一切患牙,造成不利于致病菌生存的环境,以防止新病变的发生。这种治疗原则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病例尚少,且须长期观察,并辅以微生物学研究。患者的牙周病控制或拔牙后,皮损仍不能痊愈,但可略减轻。
二、Down综合征(Down syndrome)
本病又名先天愚型(mongolism),或染色体21-三体综合征(trisomy21)为一种由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先天性疾病。一型是典型的染色体第21对三体病,有47个染色体;另一型为只有23对染色体,第21对移到其它染色体上。本病可有家族性。
患者有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约一般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约15%患儿于1岁前夭折。面部扁平,眶距增宽,鼻梁低宽,颈部短粗。常有上颌发育不足,萌牙较迟,错合畸形,牙间隙较大,系带附着位置过高等。几乎100%患者均有严重的牙周炎,且其牙周破坏程度远超过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的量。全口牙齿均有深牙周袋及炎症,以下颌前牙较重,有时可有牙龈退缩,病情迅速加重,有时可伴坏死性龈炎。
如此严重而快速发展的牙周组织破坏,可能是由于下述因素:①全身情况的恶化;②末梢血循环障碍;③T细胞成熟障碍和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功能低下;④有人报告患儿口腔内产黑色素类杆菌增多。
三、糖尿病型牙周炎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本身并不引起牙周炎,是由于本病降低了机体对牙周局部刺激因子的抵抗力,使牙槽骨加速吸收,组织愈合缓慢,并经常出现牙周脓肿。未被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牙周病较无糖尿病者严重,而在已被控制的糖尿病者,则其牙周组织能保持良好状况。
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名青少年糖尿病或早发型糖尿病。本型病情极不稳定,需定时注射胰岛素以控制病情,易发生酮中毒和糖尿病性休克。患者的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功能低下,也有人报告白细胞的吞噬和粘附功能障碍,这可能是患者易于感染的原因之一。
患者在12岁以后即可发生牙周炎,在13~18岁的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生率约为9.8%,而19岁以上者可达39%。患者牙周组织炎症较重,病损以切牙和第一磨牙处较重,但年龄增大后,病变可扩展到其它牙齿。本型患者的龈下菌斑中以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厌氧弧菌和放线菌等为主,有别于成人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的龈下菌群。
(二)治疗原则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应先了解其治疗情况以及病情是否已被控制。对于未被控制的患者,不可轻易进行复杂的牙周治疗。在牙周有急性感染而需要切开引流者,应先给抗生素,并只作应急治疗。待糖尿病控制或在内科医师合作下,才进行复杂的牙周治疗。治疗时间宜选择早餐后,局部注射的麻药中肾上腺素含量不可超过1:10万,因肾上腺素会使患者增加胰岛素的需求量。治疗中应尽量减少组织损伤。系统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并认真控制菌斑。牙周炎的疗效取决于糖尿病是否控制,而彻底有效的牙周治疗,又可减少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