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解析(十三)

发布时间:2011-10-18 共9页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一、口腔单纯性疱疹
(一)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核由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含有病毒的遗传信息,直径约75nm,外包蛋白质衣壳,直径约lOOnm,并可获得一种可溶性的富于糖蛋白与脂蛋白的包膜,而使其直径达到150~200nm。此病毒分为二型,一种为小痘疱的病毒,称为工型单纯疱疹病毒;另一种形成较大痘疱的病毒,称为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这两种病毒在生物学、血清学和致病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工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皮肤粘膜感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病损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和肛门。
(二)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由工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多为初次感染,表现为较严重的龈口炎,如急性疱疹性龈口炎。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因为多数婴儿出生后,即有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这是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4~6个月时即行消失,2岁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抗体效价。本病在成人仍不少见。
    原发性单纯疱疹,发病前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的历史。潜伏期为4~7天,以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l~2天的前驱期,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附着龈和边缘龈也有明显的急性炎症损害;口腔粘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小水疱,特别是邻近乳磨牙(成人是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更明显。水疱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尽管水疱较小,但汇集成簇,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能造成继发感染。除口腔内的损害外,唇和口周皮肤也有类似病损,疱破溃后形成痂壳。少数情况,原发感染可能在体内广泛播散,以至引起脑炎、脑膜炎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多数未治疗的病例,病情恢复缓慢,甚至超过10天。在疾病期间,抗病毒的抗体在血液中出现,在发病后的14~2l天最高,以后,抗体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多数病例,这种抗体水平可保持人的一生。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外,故又称复发性唇疱疹。
    复发的口唇损害有两个特征: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单个的疱较少见;②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
    诱使复发的因素较多,包括阳光、局部机械损伤、消化功能失调、过度疲劳、月经期等,特别是轻度发热,如感冒等;在许多病例中情绪因素也能促使复发。
    复发的前驱阶段,病人可感到轻微的疲乏与不适,很快在将要发生复发损害的区域,有刺痛、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大约在10多小时以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一般情况下,疱可持续到24小时以内,随后破裂,接着是糜烂、结痂。感染有自限性,从开始到愈合约10天,但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的过程,并使病损处出现小脓疱。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暂时陛色素沉着。受影响的部位可能在数周以后,甚至数日以后再次发作。一般来说,再次发作的间隙是数个月,这主要取决于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少数复发损害可影响到硬腭。
(三)诊断
    大多数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可基本作出诊断。如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围可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继后,口腔粘膜形成浅溃疡,口周皮肤形成痂壳。复发性感染成人多见,全身反应轻,局部损害可用来证实诊断。搜集整理
(四)鉴别诊断
    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  损害为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病程反复,溃疡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口腔内角化程度较差的粘膜处,不造成龈炎,儿童少见,无皮肤损害。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颜面皮肤和口腔粘膜的病损。水疱较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但单侧分布,不超过中线。疼痛剧烈,甚至在损害愈合后一段时期内仍有神经疼痛。本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愈后不再复发。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