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保险从业考试保险经纪人重点知识复习2

发布时间:2014-01-18 共2页

  财会基础知识

  (一)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的定义与作用。

  (1)会计的定义。

  (2)会计的功能。会计具有核算与监督两大基本功能。会计核算的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会计核算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第二,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第三,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

  会计监督的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会计监督主要通过货币计量来进行;第二,会计监督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第三,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前提有两层含义:第一,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的所有者及员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第二,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可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4)货币计量。

  3.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会计要素。企业的会计要素主要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第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成本和费用及利润三项。

  (2)会计等式。各会计要素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数额相等的关系:企业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在任何情况下资产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保持数额相等的关系。如果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即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另外,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具体项目并无一一对应的直接关系,而是在整体上与企业总资产保持价值上的等量关系。如果考虑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因素,会计恒等式就演变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

  1.会计科目的设置。

  (1)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主要是五个方面:第一,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第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第三,设置会计科目要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第四、设置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第五,设置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性。

  (2)保险经纪机构常用会计科目。保险经纪机构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损益四个方面划分了五十一个科目,其中比较特殊的有七个。

  第一,应收账款。本科目核算保险经纪机构因提供劳务应向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等。本科目下需设置“代垫费用”和“垫付保费”明细科目。

  第二,存出营业保证金。本科目核算保险经纪机构缴存的营业保证金。

  第三,应付账款。本科目核算保险经纪机构因购人商品、接受劳务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等。本科目下需设置“代收保费”明细科目。

  第四,其他应付款。本科目核算保险经纪机构应付、暂收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除代收保费之外的款项。本科目下需设置“协作业务费用”明细科目。

  第五,主营业务收入。本科目核算保险经纪机构从事其主营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第六,其他业务收入。保险经纪机构提供追偿服务、教育服务等业务获得的收入。

  第七,主营业务成本。本科目核算保险经纪机构从事主营业务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2.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1)理论基础。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用公式表示即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在运用借贷记账法时,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另外,方程式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

  (2)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借”、“贷”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而不是仅从字面理解的记录债权、债务。

  (3)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账户结构是:每一个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称为借记某科目;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称为贷记某科目。哪一方来登记增加额,用哪一方来登记减少额,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和账户的性质来确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也是不同的,下面分5类来说明。第一,资产类账户。它的结构是: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由于资产的减少额不大可能大于它的期初余额与本期增加额之和,所以账户如有余额,必定在借方。期末余额转到下一期就成为期初余额。用公式表示:

  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第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决定了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由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与期初余额之和,~通常大于本期减少额,所以,期末余额在贷方。计算公式为: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第三,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耗费,在抵消收入之前,可以视为瞬间资产,所以,其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减收入(减少)的数额,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

  第四,收人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基本相同,贷方记录收入的增加额,借方记录收入转出(减少额)的数额,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通常没有期末余额。

  第五,利润的增减最终体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因此利润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大致相同。

  (4)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实际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去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经济业务内容,确定所涉及的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确定哪些要素增加,哪些要素减少等。其次,根据上述分析和各账户结构,确定该项业务记人相关账户的借方或贷记以及各账户应记金额。

  (5)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完成的,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包括:首先,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并确定账户的性质及其结构;其次,分析经济业务影响会计要素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然后,将账户的性质结构与发生的经济业务对应,确定应记录的账户方向;最后,确定金额。

  (6)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运用借贷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并过账,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因此会计期末(如月末、季末、年末)就要通过试算平衡来检查所有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公式: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在实际工作中,试算平衡一般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