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复习资料(一)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14页


成书年代:成书于东汉末期 (公元二世纪 ),汉代本草代表作。
内  容:  本书载药 365 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滋补强壮、延年益寿药为主,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品120种,治病补虚兼有,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125种,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共记载病名170余种,包括内、外、妇、儿各科。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服药方法等)。
学术价值:(1)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以前药学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
           (2)绪论中简要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多种剂型,并介绍了中药的采集、产地加工等,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成书年代:梁代,公元500年左右。
内  容: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汉魏以来名医的用药经验,取材于《名医别录》。全书七卷,载药达七百三十种。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未用7类。
学术价值:搜集整理
(1)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2) 对药物的形态、行为、产地、采制、剂量、真伪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强调产地和采制方法与疗效的密切关系。
(3) 首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防风、防己、秦九、川芎等。
(4) 考定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规定了汤、酒、膏、丸的制作规范。
(5)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炮炙论》
作者:雷��
成书年代:南朝刘宋时代
内   容:第一本炮制专著,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炮制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和制剂。
学术价值:对后世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新修本草》
  作者: 李责力、苏敬等21人主持编写。
成书年代:唐代(公元 659 年)。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