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药理学复习资料(二)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5页



氯丙嗪(又名冬眠灵)
(1)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①)镇静安定及抗精神病作用:正常人服药后,出现安定、镇静、感情淡漠、语言迟缓,在安静条件下易诱导入睡,但易被唤醒,加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反复应用,可产生耐受性。精神病人连续服药(需6周至6个月)后,其幻觉、妄想、躁狂症状逐渐消除,情绪安定、理智恢复,生活能自理,该作用不产生耐受性。
②镇吐作用:小剂量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镇吐作用强大,但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无效。
③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抑制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降低,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低温环境下,可使正常人及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34℃甚至或更低。如合用中枢抑制药异丙嗪、镇痛药哌替啶,可使机体处于“人工冬眠”状态。
④增强其他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包括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抗惊厥药。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环球搜集整理
③直立性低血压:多见于大剂量或注射后,发生时可静滴去甲肾上腺素,禁用肾上腺素。
例题:氯丙嗪临床用于治疗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帕金森病    D.癫痫      E.精神分裂症
答案:E
――――――――――――――――――――――――――――――――――――――――――――
3.镇痛药
吗啡:
(1)作用
①镇痛、镇静作用:镇痛作用强大,尤其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镇痛效力大于对间断性锐痛;同时可解除因疼痛伴随的情绪反应,如紧张、焦虑、恐惧等,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反复用药可产生欣快感。镇痛同时产生明显镇静作用,在安静环境中可诱导病人入睡。
②抑制呼吸:治疗量时即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中毒量时使呼吸减慢至3~4次/分,死因为呼吸麻痹。
③镇咳作用:能抑制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大。
④扩张血管:因降低中枢交感神经张力,促进体内组胺释放。可使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
⑤对平滑肌的影响: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和括约肌,使其张力增加、蠕动减弱;收缩胆道、输尿管及支气管平滑肌。
(2)用途
①各种剧痛:吗啡对各种疼痛均有效,但因易成瘾,故除晚期癌症剧痛可长期用药外,其他急性锐痛如严重创伤、烧伤、战伤、手术后等患者仅限于短期应用;血压正常的心肌梗塞所致的剧痛也可用;对胆、肾绞痛病人应合用阿托品解痉。
②心源性哮喘:利用吗啡扩张血管、抑制呼吸及镇静的作用,可明显缓解症状。
③急、慢性非感染性腹泻:可用含吗啡的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