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9 共29页
第16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2: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劳动者的健康,劳动能力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统称为职业性损害。一般可归纳为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工伤3大类。
1.职业病
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医学上通称职业病。我国1988年1月实施《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公布的法定职业病共9类99种。其中包括:职业中毒(51种)、尘肺(肺尘埃沉着病)(12种)、物理因素职业病(6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7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病(2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7种)等。
(1)职业病特点。①病因明确。②存在剂量-反应关系。③多为群发性,但也不可忽视个案病例。④不少职业病无特殊治疗方法。⑤可以预防的。
(2)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的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诊断依据为①职业接触史。②临床检查资料。③现场调查资料。
(3)职业病治疗。分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3方面。
2.工作有关疾病
由于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工作有关疾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工作环境及其他危险因素联合起作用,职业因素只是该病发病的许多因素之一,不良的劳动组织、工作条件、也可是这些疾病的原因之一,社会、心理、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均起一定作用;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疾病加重、加速或恶化;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除可消除相应的职业病外,也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使原有疾病缓解。本类疾病不能享受劳保待遇。常见的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有:与职业有关的肺部疾病;骨骼及软组织损伤;与职业有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功能紊乱;消化道疾患;行这身心病。
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包括:
(1)心理精神障碍,如引起紧张性头痛、神经衰弱综合征等。
(2)心血管系统疾病。
(3)溃疡病。
(4)骨骼及软组织损伤。
(5)慢性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3.工伤
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工伤不仅可以造成缺勤,而且可引起残废、甚至死亡。工伤的主要原因包括:生产设备缺陷;防护设备缺乏或不全;劳动组织不合理和生产管理不善;个人因素;操作环境因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