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5:单纯性甲状腺肿;
1.病因及发病机理
(1)缺碘。分绝对缺碘和相对缺碘两种。前者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流行区的土壤、饮水、食物中含碘量低,以致碘摄入长期不足。后者是由于生长发育、妊娠、授乳等因素使人体对甲状腺激素(TH)的需要量增加,引起相对性缺碘。
(2)致甲状腺肿物质
①某些物质如硫脲类、硫氰酸盐、对氨水杨酸、锂盐等可阻碍甲状腺摄碘和(或)TH合成。
②碘过多。摄碘过多(包括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可抑制TH合成和释放,导致甲状腺肿。
(3)先天性TH合成障碍。由于先天性的某些酶的缺陷而影响碘的有机化、碘化酪氨酸偶联、甲状腺球蛋白水解等,使TH合成或释放障碍致甲状腺肿。
上述各种病因使TH分泌减少,导致TSH分泌增加或(和)甲状腺组织对TSH的反应增高,促成甲状腺代偿性肥大。过度增生可形成无或有自主功能性结节,代偿性机制不能弥补TH之不足时则可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2.诊断
主要依据是有甲状腺肿大而其功能基本正常。血T4、T3正常或偏高。甲状腺摄131I率大多增高,但高峰不提前,可被T3抑制。结节性甲状腺肿核素扫描可呈温结节或冷结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的流行病史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治疗和预防
因缺碘所致者,应多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可补充碘盐,成年人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避免大剂量碘治疗;由于致甲状腺肿物质所致者应停用;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应低碘饮食、饮水;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明显或先天性TH合成障碍患者可用甲状腺制剂(如甲状腺片、L-T4等)替代治疗,抑制TSH分泌;低碘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需作集体性防治如碘化食盐、饮水等。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宜手术治疗;对引起压迫症状、内科治疗无效或疑有癌变者可手术治疗,术后常需长期用TH替代治疗。
第1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临床表现;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是病情迁延,病变缓慢发展,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居多。多数病例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展慢。临床表现包括:
1.水肿
多为眼睑肿和(或)轻度至中度下肢可凹性水肿。
2.高血压
部分患者为首现症状。多呈持续性升高。
3.蛋白尿
尿蛋白量常1~3g/d。
4.血尿
呈肾小球源性血尿,常为镜下血尿,以增生或局灶硬化为主要病理改变者,可出现肉眼血尿。
5.肾功能损害
随疾病的进展,肾功能逐渐减退。肾功能损害进展快慢主要与病理类型相关(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进展较快,膜性肾病较慢),也与保护肾功能治疗的良好与否相关。
6.全身症状
有头昏、乏力、食欲不振、腰部酸痛、精神差等症状,贫血为常见表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