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药理学复习资料(一)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6页


2008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基础科目一(药理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
(一)总论
1.药效学:
(1)预防作用(2)治疗作用(3)副作用(4)毒性反应(5)变态反应(6)继发反应
2.药动学:
(1)首关消除(2)生物利用度(3)血脑屏障(4)胎盘屏障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
1.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酯酶抑制药:
(1)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作用及用途(2)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及中毒解救
2.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肾上腺素(2)多巴胺
----------------------------------------------------------------------------------------
二、内容讲解
(一)总论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药效学:(1)预防作用(2)治疗作用(3)副作用(4)毒性反应
(5)变态反应(6)继发反应
2.药动学:(1)首关消除(2)生物利用度(3)血脑屏障(4)胎盘屏障

1.药效学
(1)预防作用
是指在疾病的症状或体征出现前用药,以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如用磺胺嘧啶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治疗作用
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治疗效果的作用即称为治疗作用。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又可将治疗作用分为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两种,前者能消除病因,后者能缓解症状。一般而言,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更重要,但在某些紧急情况下,缓解症状比消除病因更重要。
(3)副作用
即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作用对机体的影响一般较轻,且可预知,故多数可避免或减轻。产生副作用的原因常与药物的作用较广泛、选择性较低有关。根据用药目的不同,治疗作用与副作用可以互相转化。
(4)毒性反应
指用药后造成机体病理性的损害,多因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用药方法不当所致,有时也可因为机体敏感性过高。毒性反应大多能预知,并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或减轻。
(5)变态反应
又称过敏反应,是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过敏体质的人使用了具有致敏性的药物。该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不易预知,且反应的症状各异。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