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对血液成分的影响: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但使血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用途
①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重症伤寒、败血症等。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症状,为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因无抗菌作用,并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故必须合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但对严重传染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可酌情使用。
②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枯草热、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疾病和风湿病、类风湿病、红斑狼疮、多发性心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缓解症状。
③用于炎症以防止后遗症:人体重要器官如脑膜、胸膜、心瓣膜、眼睑、角膜、虹膜等发生炎症后,由于组织损伤及修复时产生的粘连和疤痕,会严重影响这些器官的功能,而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早期应用可防止组织过度破坏及粘连或疤痕的形成。
④休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各种休克。
⑤血液病: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有一定疗效。
2.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
1)作用
①降低血糖: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氨基酸和K+的通透性,使葡萄糖向细胞内转运加速,促进其利用。此外能促进糖的酵解与氧化,促进糖原的合成与贮存,同时又抑制糖原的分解与异生。由于血糖去路的增加、来源减少,故血糖降低。
②影响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促进糖转化为脂肪;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
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促进人体生长。环球搜集整理
④促进K+转运:通过激活Na+-K+-ATP酶,加速K+内流,提高细胞内K+浓度。
2)用途
①糖尿病:包括I型(胰岛素依赖型)、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②伴急性并发症的糖尿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③伴有合并症的糖尿病:如重度感染、高热、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等。
(2)甲苯磺丁脲(又名甲磺丁脲):为口服降血糖药。
①作用:对胰岛功能尚存的患者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方式为:刺激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释放增加,同时抑制胰岛素代谢,故使血中游离性胰岛素增多;还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②用途:用于Ⅱ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尚存而单靠控制饮食无效者。也可用于对胰岛素产生耐受者,用药后可刺激内原性胰岛素分泌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例题:糖皮质激素无哪项作用:
A.抗炎作用 B.抗菌作用 C.抗免疫作用 D.抗毒作用 E.抗体克作用
答案:B
------------------------------------------------------------------------------------------------------------------------------------
(十三)抗微生物药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抗生素
(1)苄青霉素的抗菌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1.抗生素
(1)苄青霉素(又名青霉素G):属于窄谱杀菌性抗生素。
①抗菌作用:对青霉素敏感的病原体有:革兰阳性球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如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革兰阴性球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以及放线菌等。其抗菌作用特点是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于对革兰阴性菌;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大于对静止期细菌;对敏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人和动物的毒性小。环球搜集整理
②用途:
[上一页] [1] [2]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