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执业助理医师生物化学复习资料(三)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7页



(1)概念:由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在生理情况下,肝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饥饿时,肾皮质糖异生作用增强。能转变成糖的非糖物质有乳酸、丙酮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
(2)反应途径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
(3)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
1)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协助某些氨基酸的代谢。
3)有助于乳酸的利用。
4.血糖
(1)血糖的概念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70~110mg/dl)。
(2)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①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这是血糖的主要来源。也可以来自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作用。
②血糖的去路
1)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
2)在肝、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原。
3)转变为其他单糖及其衍生物,如核糖等。
4)转变为非糖物质,如非必需氨基酸、甘油酯等。
(3)血糖浓度的调节
①肝的调节:肝是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生作用来实现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②激素的调节:调节血糖的激素有两大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另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素。
③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是通过影响激素的分泌来调节血糖浓度的。若神经、内分泌系统、肝和肾等功能障碍,就可导致糖代谢失调。
(4)高血糖和低血糖
①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mmol/L(130mg/d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8.8~9.9mmol/L(160~180mg/dl)时,则出现糖尿。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可出现高血糖及糖尿。
②低血糖: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3~3.9mmol/L(60~70mg/dl)称为低血糖。当血糖低于2.5mmol/L(45mg/dl)时,就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例题(单选):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A 提供能量           B 将NADP+还原成NADPH          C 生成磷酸丙糖 
D 糖代谢联系的枢纽                    E 为氨基酸合成提供原料
答案: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