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9 共5页
2008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基础科目一(药理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
(四)中枢神经系统药
4.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2)布洛芬的作用及用途(3)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及用途
(五)心血管系统药
1.抗高血压药(1)硝苯地平的作用及用途(2)卡托普利的作用及用途
2.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2)普萘洛尔(3)维拉帕米
3.抗心律失常药(1)利多卡因(2)胺碘酮
4.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甙)的作用及用途
----------------------------------------------------------------------------------------
二、内容讲解
(四)中枢神经系统药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4.解热镇痛抗炎药(1)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2)布洛芬的作用及用途(3)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作用及用途
4.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
(1)作用:
①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均较强,用药后能较快缓解症状。
②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2)用途:环球搜集整理
①感冒发热、慢性钝痛(头、肌肉、关节、神经痛及痛经)多用其复方制剂。
②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单用,且剂量较大。
③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进展性心肌梗塞,能降低病死率及再梗塞率。
(3)不良反应:多见于大剂量长期用于抗风湿时。
①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诱发胃溃疡及胃出血。
②凝血障碍:系因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原生成,用维生素K可预防。
③过敏反应及“阿司匹林哮喘”:后者用肾上腺素治疗无效。
④水杨酸反应:大剂量时可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等,称水杨酸反应,系水杨酸类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应立即停药。
2)布洛芬(又名异丁苯丙酸):
(1)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较强的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强度近似阿司匹林。
(2)用途:常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作发热及慢性钝痛病人的治疗。与阿司匹林相比,胃肠副作用较轻,病人易耐受。其缓释剂又称“芬必得”。
3)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的作用及用途:
同阿司匹林相比,其抑制中枢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较强,而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单用因毒性较大已少用,常作为复方制剂的成分之一,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
例题:下列不属于阿司匹林药物不良反应的是:
A 胃溃疡 B 凝血障碍 C 过敏反应 D 血糖升高 E 水杨酸反应
答案:D
------------------------------------------------------------------------------------------------------------------------------------
(五)心血管系统药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抗高血压药(1)硝苯地平的作用及用途(2)卡托普利的作用及用途
2.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2)普萘洛尔(3)维拉帕米
3.抗心律失常药(1)利多卡因(2)胺碘酮
4.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甙)的作用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