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与传染病学 淋巴丝虫病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4页

  【治疗说明】

  (一)病原治疗

  1.乙胺嗪(海群生、益群生、乙胺嗪枸橼酸盐Dietgylcarbamazinecitrate,Hetrazan) 乙胺嗪用以临床治疗丝虫病已有40余年,目前乙胺嗪(海群生)仍为治疗淋巴丝虫病的首选药物,对成虫及微丝蚴皆有杀灭作用。口服后吸收迅速,能广泛分布于除脂肪组织外的各组织体液中。

  应用乙胺嗪治疗班氏丝虫病时,一般采用7天疗法,每天600mg,分2~3次服用。间歇应用3个疗程后,微丝蚴的阴转率可达90%~99.8%,结节出现率为30%~40%。也可采用1~1.5g顿服,连续服药2~3天。治疗马来丝虫病多采用大剂量短程疗法,1g夜晚顿服后微丝蚴阴转率可达82.8%;间歇应用3个疗程时,阴转率为93.3%。如采用1.5g顿服,3个疗程可全部转阴。结节出现率达50%以上。

  乙胺嗪毒性甚低,偶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失眠等。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由于成虫和大量微丝蚴死亡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寒战、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皮疹、瘙痒等。个别病人可发生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导致窒息,有时甚至死亡。暂时性蛋白尿和血尿、肝肿大和压痛亦偶有所见。成虫死亡尚可引起局部反应如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精索炎、附睾炎等并出现结节。马来丝虫病病人出现的反应较班氏丝虫病病人为重,血中微丝蚴计数高者反应也较重。过敏反应于服药后6~8h出现,高热一般持续2~3天。抗组胺药物、阿司匹林、泼尼松(强的松)等可减轻或预防反应。

  有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肾病、肝病和急性传染病者以及3个月以下、8个月以上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均应暂缓治疗。儿童应先驱蛔虫以防蛔虫性急腹症的发生。

  2.呋喃嘧酮(furapyrimidone)为我国创制的抗丝虫药,在体外对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有直接杀灭作用。治疗班氏丝虫病的选用总剂量为140mg/kg(每天20mg/kg,分3次服用)疗程7天。治疗后1天和6个月的微丝蚴阴转率分别为66.8%和79.2%;很多患者出现淋巴系统反应,出现的结节活检发现有死、活成虫,证明本品对班氏丝虫成虫有杀灭作用。治疗马来丝虫病的选用总剂量为120mg/kg(20mg/kg,6天),治毕1天和6~8个月的微丝蚴阴转率分别为90.0%和70.0%。呋喃嘧酮的不良反应与乙胺嗪相仿,以发热和消化道症状为主,对肝、肾、心功能无明显损害,如总剂量增至200mg/kg时可使SGFT升高,孕妇和育龄妇女不宜服用,有严重肝、肾、心病和胃溃疡者忌用。

  3.伊维菌素(ivermectin) 伊维菌素为80年代初试用于治疗盘尼丝虫病的新药,本品对盘尾丝虫的微丝蚴和雌虫子宫内正在发育的微丝蚴胚胎有较强的作用;对淋巴丝虫、罹阿丝虫、链尾丝虫和欧氏丝虫的微丝蚴皆有抗虫活性,伊维菌素对各种丝虫成虫的作用强弱尚在研究中。

  单次口服伊维菌素150~400μg/kg后血中微丝蚴下降程度与乙胺嗪相同,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常见反应有发热、头晕、不适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伊维菌素似对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疗效不满意,明显逊于乙胺嗪。剂量单次日服150μg/kg.

  4.不宜应用的药物:左旋咪唑和甲苯达唑的疗效差,硝硫氰胺(Nithiocyanamine)毒性大。

  (二)对症治疗

  1.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精索炎、附睾炎等单纯由丝虫引起者病程自限,口服解热镇痛剂或泼尼松(强的松)可使症状缓解,有继发性细菌感染时应用抗菌药物。

  2.乳糜尿 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少食脂肪,多饮水。全身用药疗效不满意,1~2%硝酸银或12.5%碘化钠溶液作肾盂加压灌注有一定即时效果。进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或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可使乳糜尿得以消除或缓解。

  3.鞘膜积液、淋巴阴囊和阴囊象皮肿应用外科治疗有一定效果。

  4.下肢象皮肿 可采用以绑扎为主的综合疗法,如热烘绑扎疗法、音频绑扎疗法等;以微波和白日加用绑扎治疗慢性淋巴肿或象皮肿也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治疗象皮肿易有复发。

  【预后说明】

  丝虫病一般对生命威胁不大,但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晚期象皮肿影响劳动力。顽固、持续性乳糜尿可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贫血等。[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

  【预防说明】

  (一)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区进行普查、普治是预防丝虫病的重要措施。普查后微丝蚴阳性或微丝蚴阴性但有典型丝虫病病史和体征者皆列为普治对象。在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低度流行区以及马来丝虫病中度流行区,通过反复查治(3~4次)多可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在班氏丝虫病中、高度流行区和马来丝虫病高度流行区则采用对象治疗结合全民服药或全民食用乙胺嗪药盐法。全民服药每次乙胺嗪剂量为6mg/kg,每周~每月1次,共服12次或每年顿服乙胺嗪0.25~0.5g(儿童老人剂量酌减),共服3次。乙胺嗪药盐浓度为0.3%,按每人每月吃盐500g计,每人每天服用乙胺嗪50mg,连服6个月,总剂量为9g.两种措施皆可使微丝蚴阳性率由防治前的10%左右降至0.02%~0.5%。当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微丝蚴密度降至5条/60μl时即使停止病原治疗,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也可于3~5年内陆续转阴,人群中无新感染。

  (二)消灭传播媒介 在流行地区开展群众性防蚊灭蚊工作,掌握"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消灭蚊虫。

  (三)充分发动群众在丝虫病流行区要求全民积极参加本病的防治,根据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情况制订防治消灭本病的规划。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