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第一节 投射技术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4页

  第一节 投射技术

  一、概述

  投射技术(projective technique)或投射测验是心理测验的另一门类。这一类的测验数量远不如能力测验或人格测验的多。有名的如墨迹技术(inkblot technique)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填句测验(sentence completion test),自由联想测验(free association test),画人测验(draw-a-person test)等。这里只介绍墨迹测验和TAT,而以介绍洛夏(Rorshach)测验为主。

  投射测验的定义:“要受试者去猜想主试者在想什么的称客观测验;当主试图猜想受试者在想什么的称投射测验”(Geovge Kelly)。

  “投射反唇相讥是一种手段。它对行为的隐蔽和潜意识方面很敏感,它允许和鼓励受试者回答有很差异,它是多维度的,并且它在受试者不了解测验目的的情况下引出很丰富的或量的回答。再者,投射测验的刺激材料是模棱两可的,解释有赖整体分析,测验唤起幻想回答。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回答”(Lindzey)。

  综合多数定义,可将投射测验概括为“一种无结构的作业”。刺激材料无结构,回答不受限制,发挥自由联想。刺激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面对这种材料要作出反应,便塞进自己的结构,所以称投射,也就是受试者的心理结构投射到无结构的刺激材料中。这是一般而言,其实,各种投射测验还有各自的理论。现以洛夏测及TAT为例介绍。它们虽同为投射测验,但编制,者对投射测验的理论是有区别的。

  Rorshach认为,受试者的回答是将记忆痕迹与刺激图形所引起的感觉相总合的过程。总合,或者说将刺激引起的感觉与头脑中存在的记忆痕迹相匹配,这是在意识中进行的。换言之,受试者知道这墨迹与记忆储存的客体不同,而不过是相似,所以称其为联想过程。还认为,这种使之相似的能力,即将刺激感觉与记忆痕迹相总合的能力,各人的“阈值”是不同的。其差别是造成加答范围广泛或不同的主要原因。Rorshach否认潜意识因素对回答形成有影响,认为回答过程是一种知觉和统觉。后来有的研究者从精神分析观察的角度来应用洛夏测验,但Rorshach本人在建立此测验时,却否认潜意识在回答形成中起作用。

  Margan和Murray(1935)提出TAT,随后Murray(1938)对受试者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如何发生投射过程作出描述。他的描述部分地来自Freud的投射防御机制理论。Freud的投射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将内部体验的危险转化为外在的危险。FRreud所描述的是防御的操作过程;而Murray描述的是一种自然过程。其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防御。Murray的投射要领是指人们的一种倾向,是在认识或解释那些模棱两可的刺激时受需要兴趣和总的心理组织(psychological organization)所影响的。

  二、墨迹技术

  墨迹技术(inkblot technique)又称墨迹测验。所谓墨迹是指测验材料系图所构成。用黑色或彩色墨水置于纸上,压成一个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墨迹图,这个图形无主题,是模糊的。可被人看成某些形象或图案及其他意义的东西。这类测验主要有洛夏测验及Holtzman测验。这里介绍前者。

图14-1 洛夏墨投射测验图例

图14-2 洛夏墨投射测验

  洛夏测验,又称洛夏技术,有时简称洛夏。Herman Rorshach是一位瑞士精神科医生,他于1921年出版了《心理诊断学》(Psychodiagnostic),副标题为“知觉诊断方法结果”,在此书中介绍了他的墨迹技术。他见到精神病人往往有知觉障碍,因此,认为他们的知觉会有某些特点,于是想用知觉测验来作为了解精神病本质的一个手段。据记载,洛夏的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这也许是他想到作图画来作为一种测验材料的潜在原因。主题清楚、意义显而易见的图画,很难发现人们的特征性视知觉,只有模棱两可的墨迹才便于揭示这些特点。他在成千的墨迹图中,最后筛选出10个图,有5张全为黑色的,2张是黑色和红色的,其余3张是彩,都是将墨迹放在纸上再加折叠所成的对称的浓淡不匀的墨迹图(图14-1、2)。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