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9 共2页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例如在行针时,“……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惊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枢。终始篇》)“……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官能篇》)。
5.“防患于未然”是祖国医学一贯强调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摄生方法。精神摄生,修心养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指出人如清心寡欲,精神保护得好,就不会生病。如“夫上古圣之人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如果知道养生之道,在日常生活、饮食、劳动中都定时定量,保持一定规律,就能使身体和精神都充实,延年益寿,活到百岁。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于天年,度百年乃去……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篇》)。可见只有讲究心理卫生,保持情绪安定,才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