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3页

  简述Ca2+泵(Ca2+ pump, Ca2+ ATPase)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图3-66 Ca2+ -ATPase的结构和功能位点

  ■ 协同运输(cotransport)

  协同运输又称偶联运输, 它不直接消耗ATP,但要依赖离子泵建立的电化学梯度, 所以又将离子泵称为初级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将协同运输称为次级主动运输(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动物细胞中,质膜上的钠泵和载体协作完成葡萄糖、氨基酸等的逆浓度梯度的协同运输(图3-67)。

图3-67 葡萄糖与Na+离子的协同运输

  ■ 细菌中的主动运输

  在细菌中发现一些特殊的主动运输方式,如磷酸化运输、运输ATP酶、细菌的视紫红质等,这些运输方式的能量来源各不相同。

  ● 磷酸化运输(phosphorylating transport)

  又称为基团转运。其机理是通过对被转运到细胞内的分子进行共价修饰(主要是进行磷酸化)使其在细胞中始终维持"较低"的浓度, 从而保证这种物质不断地沿浓度梯度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图3-68)。

图3-68细菌细胞中糖的磷酸化运输

  请简述细菌细胞中葡萄糖的磷酸化运输机理。

  ● 细菌视紫红质质子泵(bacteriorhodopsin proton pump)

  嗜盐的厌氧菌halobacterium halobium 的细胞质膜上能被光线激活的蛋白质,称为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该蛋白含有七个α螺旋,每个螺旋长3-4nm,在蛋白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收光的视黄醛基团,又称发色基团;当该基团被一个光量子激活时, 就能引起整个分子的构型发生变化,导致两个H+从细胞内运送到细胞外(图3-69)。  

图3-69 细菌视紫红质的结构

  圆柱形代表α螺旋区,视黄醛基团吸收光质子,诱导了构型的变化,驱使H+通过蛋白的中央通道运输。

  ● ABC运输蛋白与主动运输

  ABC运输蛋白是一类运输蛋白,最早在细菌中发现。E.coli具有两层膜,ABC运输蛋白位于细菌的内膜。

  ABC运输蛋白主要参与运输糖、氨基酸和小肽,运输时需要水解ATP提供能量(图3-70)。 

图3-70 E.coli周质空间主动运输系统的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