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与传染病学 急性阿米巴痢疾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3页

  【实验检查】

  (一)血象 周围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正常,暴发型和有继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慢性患者有轻度贫血。

  (二)粪便检查 肉眼观呈暗红色果酱样,特殊腥臭,粪质较多,含血及粘液。镜检见大量粘集成团的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找到活动的、吞噬RBC的阿米巴滋养体有确诊价值。慢性患者粪便中可查获包囊。用铁苏木素或碘液染色,观察包囊内部结构,可与结肠阿米巴相鉴别。检查材料以自然排出、无尿液掺混的新鲜粪便为佳。离体滋养体室温下活力仅保持30分钟,故标本应于30分钟内保持温度和湿润送验。止泻剂、抗微生物药、抗酸剂、蓖麻油、矿物油或皂水、高渗盐水、钡剂灌肠均影响检查结果,便秘者可给盐类泻药。挑选含血、粘液部分,反复多次检查,采用浓缩法,可提高阳性率。三次浓缩检查可使漏诊率降至3%。

  (三)血清学检查 由dispar溶组织阿米巴感染的无症状排包囊者,血清学检查为阴性。致病性阿米巴感染时,病程超过一周者,用对流免疫电泳或ELISA法检测,侵袭性肠病(包括阿米巴瘤)、阿米巴肝脓肿时阳性率可达90%以上,病后6~12个月阴转。血凝抑制试验(IHA)阳性结果,病愈后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四)纤维肠镜检查2/3有症状的病例中见有大小不等的散在溃疡,中心区有渗出,边缘整齐,周围有时可见一圈红晕,溃疡间粘膜正常,溃疡边缘部分涂片及活检可见滋养体。

  (五)其他 在合适的培养基中,有细菌存在时培养可成功。但粪便培养结果需与肠内共生的其它阿米巴鉴别。钡剂灌肠在阿米巴瘤部位有充盈缺损、狭窄或壅塞。

  【诊断说明】

  由于本病症状轻重不一、缺少特征性,故对慢性腹泻或有含糊不清的腹部症状,而病因尚未明确者,均应疑及本病的可能。典型的阿米巴肠病起病较慢,中毒症状较轻,并有反复发作倾向,有果酱样大便时诊断不难。但确诊有赖于粪便或组织中找到病原体。不典型病例需借助血清学、结肠镜检等手段。临床上高度怀疑而上述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时,可用特效、窄谱杀阿米巴药作诊断性治疗,如效果明显亦可确诊。

  本病以慢性腹泻为主要症状时应与细菌性痢疾等侵袭性肠道细菌感染、血吸虫病、小袋虫病、旋毛虫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以非痢疾症状为主要表现时需注意与肠结核、结肠癌、克隆病等鉴别。

  (一)细菌性痢疾 见33节"细菌性痢疾".

  (二)血吸虫病 有疫水接触史,起病较缓,间歇性腹泻,肝脾肿大,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粪便或肠粘膜活检找到虫卵、大便孵化阳性、血中查获虫卵可溶性抗原可确诊。

  (三)肠结核 大多有原发结核病灶存在,患者有消耗性发热、盗汗、营养障碍,粪便多呈黄色稀粥状,带粘液而少脓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胃肠道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四)结肠癌 患者常年龄较大。左侧结肠癌者每有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变细含血液,有渐进性腹胀。右侧结肠癌常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消瘦、不规则发热等,有排便不畅感,粪便多呈糊状,除隐血试验阳性,间或含有少量粘液外,绝少有鲜血。晚期大多可扪及腹块。钡剂灌肠和纤维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

  (五)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上与慢性阿米巴肠病难以区别,多次病原体检查阴性,血清阿米巴抗体阴性,特效治疗无效时支持本病诊断。

  【治疗说明】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肠道隔离,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少渣饮食,慢性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维持营养,大量腹泻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静脉补液,发生休克时及时输血,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

  (二)抗病原治疗 非致病性阿米巴感染、血清抗体阴性者不需治疗。对所有致病株感染者,即使无症状,均应治疗。

  大多数抗阿米巴药物不能对所有部位的病原均有杀灭作用。对侵入组织的阿米巴有杀灭作用者称组织内杀阿米巴药,如吐根素、去氢吐根素、氯喹、四环素等;对肠腔内阿米巴有作用者称肠内抗阿米巴药,如双碘喹啉、安痢平、巴龙霉素、安特酰胺等。以甲硝唑为代表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对肠内、外病变均有作用。常用的抗阿米巴药及其临床药理特点见表11-49.

  为取得最佳疗效,可联合用药。轻型阿米巴肠病和慢性阿米巴肠病时安特酰胺、甲硝唑、双碘喹啉、巴龙霉素、安痢平、四环素等均可选用,寻找和去除转成慢性的原因。急性阿米巴肠病原则上采用组织内杀阿米巴药物,同时加用腔内杀虫剂,疗程结束后随访粪便检查,每月1次,连续3次,以确定是否清除病原,必要时应予复治。严重的阿米巴痢疾患者和暴发性阿米巴肠病可静脉内应用甲硝唑,也可选用吐根碱或去氢吐根碱,合并抗生素治疗。在无法区分致病性阿米巴与非致病性阿米巴时,所有排包囊者均应治疗(参见表11-50)。

表11-49 抗阿米巴药物的种类及其药理作用

种类和药名 作用机理和疗效 毒性反应 剂量和用法 备 注
吐根碱类        
依米丁(吐根碱)(eme- tine) 对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有直接杀灭作用,是目前所有抗阿米巴药中作用最强、效果最快者。通过阻断核酸核蛋白的合成而阻止滋养体分裂,因原虫摄取药物比宿主细胞快而具选择性毒性。在大多数组织内可达有效浓度,经肾缓慢排泄 毒性大,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且有蓄积作用,能产生心肌损害、血压下降、心律 不齐等,半数有EKG异常,偶因神经肌肉接头阻断和中毒性肌炎引起神经灼痛、感觉障碍、肌肉萎缩,注射部位疼痛,局部肌炎 每日1mg/kg,成人一般为0.06g/日或0.03g/次、每日2次,深部肌注,连续6天; 重症者再继以每日0.03g连续6天,共12天;病情顽固者每日0.06克连续9天,停3天后,再以同量继续3天 适用于肠外阿米巴病或急、重病例需紧急控制病情又无法口服用药者,不可门诊使用。器质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孕妇忌用
去氢依米丁(2-dehydroemetineDHE) 为吐根碱的衍生物,对实验动物的致死量为治疗量的29倍 毒性比吐根碱轻,副作用小,偶可引起血压下降、多发性神经炎等 每日1.25mg/kg,不超过90mg/日,皮下注射3~10天 同上
氨基喹啉类        
氯喹(chloroquin) 体外作用较卤化羟基喹啉类强,但不及吐根碱,口服后在高位小肠全部吸收,与组织蛋白及核酸有高度结合能力,肝,脾,肾、肺等器官内药物浓度较血浆高200~700倍,对肠外阿米巴病疗效显著,排泄缓慢 毒性较轻,大剂量时可有头痛、视力模糊,胃肠道反应、皮疹等;EKG可有T波改变,偶有心肌损害及早搏 成人每日0.6g(基质),连服2天后改为每日0.3g,2~3周为一疗程;小儿每日10~15mg/kg;其盐酸盐可供胃肠道外给药 适用于肠外阿米巴病,尤其体弱者;在肠阿米巴病除采用甲硝哒唑外,应用本品可预防肝脓肿
卤化羟基喹啉类        
双碘喹啉(diiodohydroxyquinoline) 含碘68%,口服后吸收<10%。在肠内浓度高,螯合亚铁离子,阻断原虫代谢,有效率60%~70% 毒性低,偶有头痛、恶心、皮疹、肛门搔痒等,长期应用时引起亚急性髓鞘-视神经病变的极少 0.6g,每日3次,儿童每日30~40mg/kg,15~20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间隔2~3周给第二疗程 适用于慢性阿米巴肠病及无症状的带虫者,对肠外阿米巴病须与组织内杀阿米巴药同用。碘过敏、甲状腺疾患、严重肝病、视神经病变者及孕妇不用
氯碘喹啉(chloroiodoquin,消虫痢) 含碘40%、氯12%,口服后吸收较双碘喹啉多,作用机理同上 同上,长期应用偶尔引起亚急性髓鞘-视神经病变 成人0.25g,每日3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 同上,欧美已废用
喹碘仿(chinifon,药特灵) 含碘28%,作用机理同上同上 毒性轻微,偶可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大剂量时有损肝作用 成人0.5~1.0g,每日三次,8~10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间隔一周后重复一疗程 同双碘喹啉
抗生素类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通过抑制肠道共生细菌而影响原虫的生长繁殖,阿米巴肠病伴发细菌感染时效果尤佳 常见者为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长期服用可致二重感染 每日2g,4次分服,连续10~15天为一疗程 适用于肠内阿米巴病,尤其是合并细菌感染时
巴龙霉素(paromomycine) 作用原理同四环素族,对阿米巴有轻度直接作用 毒性轻,偶有胃肠道反应,少数有皮疹 成人每日1.5~2.5g,4次分服,5~10天为一疗程 适于肠内阿米巴病
其它新合成药物        
二氯尼特(diloxanide furoate,furamide,安特酰胺) 体外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能与阻断蛋白合成有 关,对轻型及带包囊者疗效为80%~90%,是安全有效的肠内抗阿米巴药 毒性小,以腹胀最常见,轻度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500mg每日3次,10 天为一疗程 美国采用,常与甲硝唑合用治疗肝脓肿,以根除再感染可能
安痢平(entobex) 对肠内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均有效,对肠道寄生虫如滴虫.肠梨形虫等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强烈抑制作用 毒性轻,偶有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0.1g每日4次,7~10天为一疗程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metronidazole,fla-gyl,灭滴灵) 抑制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病原体氮链断裂,体外有明显杀阿米巴原虫和抗厌氧菌作用。对各部位的阿米巴均有效,口服后迅速吸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器官和大多数体液中,半衰期6~8小时 副作用轻,如纳差,恶心,呕吐,口中金属味,尿色深,偶有腹泻、乏力、眩晕、头痛等,个别EKG出现轻度T波平坦 口服0.4~0.8g,每日3次,5~10天为一疗程,静脉内以15mg/kg开始,之后以7.5mg/kg,每6~8小时重复 为近年来阿米巴肠病及肝病的首选药物,孕妇(尤其早孕)和哺乳期间慎用服药期间宜忌酒
替硝唑(tinidazole,甲磺唑) 药理特性与甲硝唑相似,吸收比甲硝唑快,代谢较稳定;疗效与甲硝唑相似,半衰期10~12小时 副作用小,较安全,偶有纳差,腹部不适,便秘,腹泻,恶心,搔痒等 每日2g,一次口服,连服3~5天 同上
奥硝唑(ornidazole、tiberal)氯硝唑 同上,半衰期12~14小时 常有眩晕,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疼痛,手、舌麻痹 小儿40mg/kg、成人0.5~1.0g日二次,5~10天 不需忌酒
塞克硝唑(二甲硝咪唑)(seconidazole) 同上,半衰期19~20小时   每天1.5~2g,分三次口服,3~5天为 一疗程  

表11-50 各型阿米巴病常用药物

临床类型 阿米巴寄生部位 常用杀阿米巴药物 备用药物
吐根素 甲硝唑 替硝唑 氯 喹 二氯尼特 羟基喹啉类 安痢平 巴龙霉素
无症状携带者 肠腔              
慢性/轻型肠 肠腔/肠壁       
急性肠病 肠壁         
阿米巴肉芽肿 肠壁               
肝脓肿           
脑、皮肤脓肿 其它肠外组织                    

  (三)并发症的治疗 有细菌混合感染时加用适当的抗生素,肠出血时及时输血,肠穿孔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应用甲硝唑及广谱抗生素。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