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6 共2页
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从1999年保监会首批认证43名中国精算师以来,迄今产生了111名中国精算师和640名中国准精算师。此外,国内还有约200名国际认可的精算师及其他一些精算从业者。2007年11月成立的中国精算师协会,已有个人会员252人,单位会员60个。
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规模相比,精算师人数不仅远远不够,而且部分精算师是近年才取得资格,他们从业时间短,经验不足,技术还不成熟。
身兼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的魏迎宁表示,这些数字也可以乐观地看待。“现在很多外国精算师参与到中国保险业发展,中国精算师力量已经比较强。300多人的精算师规模,在数量上为全球第四名,加上香港地区是第三名,中国精算师队伍已有一定的实力。”
“我认为,中国很多保险公司的领导没有体会到精算师的重要。”魏迎宁说。
魏迎宁指出,目前陆在精算人才培养上有些先天不足。很多高校虽然开了课程,但还没有哪个学校成立精算系。而在国外以及香港地区,一些高校已经设立该系。
“从我国目前精算师考试体系看,与国际上北美、英国等四体系相比,我们起步晚、差距,而目前从业精算师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参与体系建设,导致体系的不完善。二是教材上有缺陷。”
魏迎宁告诉记者,欧美的精算考试框架最近10年间已更改两次,而中国的精算考试举办9年,还是在老的框架里。
从统计数据看,目前国内市场已有110个左右的保险主体,很多公司应该需要精算人员,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公司招聘时都说明需要“有经验的精算师”,将精算专业本科生拒之门外。“精算师的培养,保险公司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他说。
针对一些保险公司偏好聘用外国精算师的现象,国际精算联合会主席哈利·潘尼尔很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对中国精算师情有独钟。有些保险公司聘请外国精算师,认为可能留给外界的形象会好一些,但从技术角度来讲,中国精算师未必比外国精算师差,相反他们对中国的法规、会计制度、市场认知了解得更多一些。”
“希望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能得到国际认可”,他说,这也是他作为国际精算联合会主席的努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