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9 共3页
第四单元 四诊概要
考情分析
|
中医执业 |
A1 |
A2 |
B1 |
中医执业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点 |
概要 |
0 |
0 |
0 |
概要 |
0 |
0 |
0 |
望诊 |
10 |
0 |
4 |
望诊 |
8 |
0 |
4 |
|
闻诊 |
1 |
0 |
0 |
闻诊 |
1 |
0 |
0 |
|
问诊 |
0 |
0 |
1 |
问诊 |
0 |
0 |
0 |
|
切诊 |
0 |
0 |
0 |
切诊 |
1 |
0 |
0 |
知识要点
概述
儿科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时既主张四诊合参,又特别重视望诊。
望诊
1.望神色
(1)望面色之五色主病,见表9-4。
表9-4 五色主病及临床意义
面色 |
主证 |
临床意义 |
白 |
寒证、虚证 |
面白水肿—阳虚水泛(阴水);面色惨白,四肢厥冷—滑泄吐利,阳气暴脱(脱证);面白少华,唇色淡白—血虚 |
红 |
热证(执业2005,助理2005) |
面红耳赤,咽痛,脉浮—风热外感;午后颧红潮热,口唇红赤—阴虚内热,虚火上炎;两颧艳红如妆,面白肢厥,冷汗淋漓—虚阳上越,阳气欲脱;新生儿面色嫩红,白里透红—正常肤色 |
黄 |
脾虚证、湿证 |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脾胃失调,常见于疳证;面黄无华,脐周阵痛,夜间磨牙—肠寄生虫;面目黄而鲜明—湿热内蕴之阳黄;面目黄而晦暗—寒湿阻滞之阴黄;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胎黄 |
青 |
寒证、痛证、瘀证、惊痫 |
面色白中带青,愁苦皱眉—里寒腹痛;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常见于惊风和癫痫0)发作;面青唇紫,呼吸急促—肺气闭塞,气血瘀阻 |
黑 |
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 |
面色青黑,手足逆冷—阴寒里证;面黑而晦暗,兼腹痛呕吐—中毒;面青黑晦暗—肾气衰竭;小儿肤色黑红润泽,体强无病—肾气充沛 |
(2)五部配五脏(《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左腮——肝,右腮——肺,额上——心,鼻——脾,颏——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