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十)
一、A1型题:以下每道题目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除极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静患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如果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或除极,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
2.以下有关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B.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正外负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C.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
D.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
E.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3.下列生理因素中,影响运动功能康复最大的是
A.身高
B.体重
C.体型
D.年龄
E.性别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可出现相应的生理功能改变。因此,儿童运动功能障碍愈早期或年龄愈小时进行治疗,其预后转归愈好。此外,有很多神经反射行为也往往随年龄增长和发育而变化,所以选项为D。
4.局部兴奋的产生是由于
A.阈下强度的内向电流刺激使细胞超极化
B.阈下强度的外向电流刺激直接造成膜内外的电压降
C.膜自身的去极化反应
D.阈下强度的外向电流直接造成的电压降和膜自身轻度去极化叠加的结果
E.外向电流激活大量Na+通道开放所致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阈下刺激虽未能使膜电位达到阈电位的去极化,也能引起该段膜中所含Na十通道的少量开放,只是开放的几率少,于是少量内流的Na+和电刺激造成的去极化叠加起来,在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5.有关间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分为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
B.下丘脑由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组成
C.下丘脑是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高级中枢
D.背侧丘脑在功能是皮质下的感觉中枢
E.下丘脑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决定情绪、行为反应等起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间脑可分为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背侧丘脑由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组成,是皮质下的感觉中枢。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它既是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高级中枢,又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神经内分泌中心,参与机体体温、摄食、生殖、代谢、内分泌、情绪行为、睡眠、觉醒等重要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决定情绪、行为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6-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答案 A B C D E 6.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为
答案 A B C D E 7.膜内电位负值加大称为
答案 A B C D E 8.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K+外流增大出现
答案 A B C D E 9.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正常数值的电位差称为
答案 A B C D E 10.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
正确答案:6.B,7.D,8.C,9.A,10.E 解题思路:5.静息电位是存在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如果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或除极,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反极化。
(11-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神经分泌
B.自分泌
C.邻分泌
D.旁分泌
E.远距分泌
答案 A B C D E 11.借助血液的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的激素作用方式
答案 A B C D E 12.通过细胞间液弥散到邻近的细胞发挥作用的激素作用方式
答案 A B C D E 13.通过局部弥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的激素作用方式
答案 A B C D E 14.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激素通过轴浆运输到末梢释放,再经血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的激素作用方式
正确答案:11.E,12.D,13.B,14.A 解题思路:4.激素的作用方式分为:(1)远距分泌:大多数激素借助血液的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2)旁分泌:通过细胞间液弥散到邻近的细胞发挥作用。(3)自分泌:通过局部弥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4)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激素通过轴浆运输到末梢释放,再经血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