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职业病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传染病

发布时间:2014-04-10 共2页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对肥达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O抗体效价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有诊断意义
  B.接种伤寒疫苗后,H抗体可升高并可持续多年
  C.单纯O抗体增高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D.H和O抗体综合分析可以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E.肥达反应是确诊伤寒的依据之一
 
  正确答案:E解题思路: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而不是确诊的依据。
 
  2.引起儿童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为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正确答案:A解题思路:考查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儿童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成人的急性黄疸型肝炎。
 
  3.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抵抗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100℃5分钟灭活
  B.煮沸10分钟灭活
  C.60℃10小时灭活
  D.-20℃可保存10天
  E.可被紫外线灭活
 
  正确答案:B解题思路:考查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HBV抵抗力较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100℃10分钟、65℃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灭活。
 
  4.提示急重症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
  B.ALT明显升高
  C.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D.血清白蛋白降低
  E.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考察凝血酶原时间对重型肝炎诊断的意义,重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40%,若<20%提示预后较差。
 
  5.对于判断疟原虫的种类最具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薄血涂片
  D.血培养
  E.厚血涂片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疟原虫的检出率在厚血涂片比薄血涂片高,但较难确定疟原虫的种类。
 
  二、A3/A4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6-8题共用题干)
  男性,20岁,工人。2周来发热,体温逐渐升高到39.4℃,畏寒,无寒战,不出汗,伴食欲缺乏,腹胀,稀便,听力下降。体格检查:表情淡漠,舌背白腻苔,胸背部有数个0.5cm大小淡红色丘疹,压之褪色,肝脾肋下均可扪及。
  6.该患者感染本病的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体液传播
  7.根据诊断应予以药物治疗为最佳的是
  A.链霉素
  B.青霉素
  C.诺氟沙星
  D.异烟肼
  E.头孢拉啶
  8.对该患者的一般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按照消化道传染病常规隔离,症状消失后每5天送粪便行伤寒杆菌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才可解除隔离
  B.发热期应卧床休息,退热1周后由轻度活动量渐渐过渡到正常活动量
  C.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
  D.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
  E.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保证热量,促进肠蠕动
 
  正确答案:6.B;7.C;8.E解题思路:2.上述各项描述的是不同疾病的特征性血管病理改变,肾综合征出血热为汉坦病毒直接作用和继发免疫损伤导致的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大动脉炎的病理基础;结节性多动脉炎表现为中小动脉的局灶性坏死性血管炎;皮肤细小血管中性粒细胞浸润的血管炎病是超敏性血管炎的基本病理改变;微血栓形成是DIC的基本病理特征。
  3.伤寒发热期应给予流质或无渣半流质饮食,过早进食多渣、坚硬或容易产气的食物有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的危险。
 
  (9-10题共用题干)
  男性,27岁,农民。11月23日以"发热、头痛、腰痛2天"入院,自行口服"感冒药"无好转。查体:醉酒貌,腋下见条痕状出血点,上腹部压痛。
  9.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
  A.犬
  B.黑线姬鼠
  C.螨类
  D.东方田鼠
  E.黑家鼠
  10.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
  A.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B.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C.中小动脉的局灶性坏死性全层血管炎
  D.皮肤细小血管中性粒细胞浸润的血管炎病
  E.微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9.B;10.A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