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31 共1页
分型:
1.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精神萎靡,面色苍灰,四肢凉冷、脉搏细速,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偏低、脉压减小,重者谵妄或昏迷,皮肤花纹、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少尿等。后期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2.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反复惊厥、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包括:烦躁、谵妄、昏睡、昏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
3.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4.混合型:上述两型或三型同时或先后出现,病情更重,病死率很高。严重病例常合并DIC衰竭,偶可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
治疗:
1.降温止惊可综合使用物理、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惊厥不止者,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地西泮(安定)每次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或水合氯醛溶液灌肠每次40~60mg/kg;或肌注苯巴比妥钠每次5~10mg/kg.
2.抗休克治疗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物等,参见相关内容。
①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微循环,常用的药物有东莨菪碱、酚妥拉明、多巴胺和间羟胺(阿拉明)等;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应早期、大剂量、短程应用;
④纳洛酮能有效地提高血压和心肌收缩力,用量为每次0.01~0.02mg/kg,肌注或静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3.脑水肿和呼吸衰竭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首选20%甘露醇,每次0.5~1g/kg,静脉快速注入,6~8小时重复一次,或与利尿剂交替使用,严重病例可短期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如有早期呼吸衰竭表现者应及早使用呼吸机。
4.抗菌治疗为了迅速控制感染,通常选用两种强有力的广谱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菌素、氨基苷类等,但耐药株也逐渐出现。喹诺酮类药物小儿应慎用。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相应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