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诊断学练习题(四)

发布时间:2014-12-29 共1页

  87.胸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刺激下列哪些神经所致

  A. 肋间神经

  B. 膈神经

  C. 脊神经后根

  D. 迷走神经

  E. 交感神经

  88.肺梗死所致的胸痛可能是由于

  A. 壁层胸膜摩擦

  B. 低氧血症

  C. 冠状动脉血液灌注减少

  D. 刺激了肋间神经

  E. 肺动脉高压的机械性扩张

  89.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所至胸痛的特点是

  A. 与同侧上肢活动及呼吸运动有关

  B. 局部疼痛和压痛

  C. 可自然缓解,常在3―4周内缓解

  D. X线检查常发现局部异常

  E. 多发于第2~4肋软骨,局部增粗,隆起,皮肤常有红肿

  90.下列疾病中哪些可以引起胸痛

  A. 过度换气综合征

  B. 带状疱疹

  C. 白血病

  D. 反流性食管炎

  E. 心神经官能症

  91.关于胸痛描述错误的是

  A. 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

  B. 疼痛剧烈程度与病情相平衡

  C. 腹腔疾病也可导致

  D. 胸椎疾病所致

  E. 心神经官能症一定不会有剧烈胸痛

  92.胸膜炎胸痛的特点,除外

  A. 多位于患侧腋前线与腋中线附近

  B. 同侧肩部牵涉痛已示累及膈胸膜

  C. 撕裂样疼痛

  D. 治疗后胸水减少时常没有胸痛

  E. 疼痛与呼吸运动无关

  9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所致发绀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多于血红蛋白的1%时

  B. 血液中含有30g/I.高铁血红蛋白

  C. 高铁血红蛋白有携氧能力而无缺氧

  D. 无明显呼吸困难

  E. 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可为急性或慢性

  94.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正确的是

  A. CO85%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B. CO240倍于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C. CO200倍于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D. 碳氧血红蛋白虽不能携带氧,但易解离

  E. 使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

  95.硫化血红蛋白的特点,除外

  A. 持续时间长

  B. 可恢复为血红蛋白

  C. 血液呈蓝褐色

  D. 红细胞寿命缩短

  E. 有引起硫化血红蛋白的病因

  96.特发性阵发性高铁血红蛋白发绀的特点是

  A. 多见于女性

  D. 多见于小孩

  C. 身体一般情况较好

  D. 与月经周期有关

  E. 与月经周期无关

  97.属于中心性发绀的是

  A. 特发性阵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 法洛四联症

  C. 肺动静脉瘘

  D. 喉头水肿

  E. 血栓性静脉炎

  98.属于周围性发绀的是

  A. 左心衰

  B. 右心衰

  C. 全心衰

  D. 上腔静脉综合征

  E. 渗出性心包炎心脏压塞

  99.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病因为

  A. 呼吸系统疾病

  B. 尿毒症

  C. 重度贫血

  D. 有机磷农药中毒

  E. 心血管疾病

  100.因影响呼吸肌功能所致呼吸困难的原因有

  A. 重症肌无力

  B. 膈麻痹

  C.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D. 急性胃扩张

  E.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01.Kussmaul呼吸是由于

  A. 血液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

  B. 刺激化学感受器

  C. 幽门梗阻的呕吐

  D.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E.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02.下列疾病导致中毒性呼吸困难的是

  A. 急性肾功能衰竭

  B. 苦杏仁中毒

  C. 急性传染病毒性代谢产物

  D. 重症肌无力

  E. 亚硝酸盐中毒

  103.下列疾病导致混合性呼吸困难,除外

  A. 肺泡蛋白沉着症

  B.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C.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 气管肿瘤

  E. 张力性气胸

  104.癔症患者发作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A. 可有意识障碍

  B. 伴有口周、肢体麻木

  C. 伴有手足抽搐

  D. 呼吸浅、快

  E. 叹息样呼吸

  105.下列体温哪些属于生理变异

  A. 下午体温较清晨高

  B. 剧烈运动后体温稍上升

  C. 月经及妊娠期体温高于正常

  D. 进餐后体温稍升高

  E. 高温环境下体温稍高

  106.下列哪些属外源性致热原

  A. 细菌

  B. 内毒素

  C. 白介素―l(1L―1)

  D. 坏死组织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107.下列哪些细胞可产生内源性致热源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单核细胞

  D. 淋巴细胞

  E. 肝细胞

  108.下列哪些属于非致热源性发热

  A. 颅脑外伤

  B. 脑出血

  C. 甲亢

  D. 癫痫持续状态

  E. 过敏性皮炎出现感染

  109.常呈现出骤升型发热的疾病有

  A. 疟疾

  B. 大叶性肺炎

  C. 败血症

  D. 流行性感冒

  E. 急性肾盂肾炎

  110.符合间歇热特点的有

  A. 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

  B. 高热持续数小时后降至正常

  C. 24小时内体温波动<1℃

  D. 体温有时下降达正常一至数天

  E. 高热期与无热期呈反复交替出现

  111.波状热具有以下特点

  A. 体温逐渐上升达39℃

  B. 24小时内波动>2℃

  C. 体温逐渐下降达正常后又上升

  D. 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达数天

  E. 高热与无热期呈渐升或渐降过程

  112.发热期间,体温波动可下降达正常的热型有

  A. 间歇热

  B. 弛张热

  C. 波状热

  D. 回归热

  E. 稽留热

  113.发热期间,体温有所下降,波动均在正常水平上的热型有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波状热

  E. 回归热

  114.体温在生理情况下波动表现为

  A. 早晨略低,下午略高

  B. 24小时波动幅度<1℃

  C. 老年人体温略低

  D. 月经前或妊娠妇女体温略低

  E. 进食后体温略高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