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心理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九)

发布时间:2013-11-04 共7页

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第 2 页:多项选择题
第 3 页: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
第 4 页: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第 5 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
第 6 页:答案: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 7 页:答案: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四、判断题

  1.× 【解析】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 【解析】这是奥苏伯尔的观点。

  3.× 【解析】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4.× 【解析】画线是一种复述策略的具体方法。

  5.×【解析】是内部反馈。

  6.√【解析】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的不同观念多,则说明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因此,题干正确。

  7.×【解析】教师自己的观点只能作为一个范例,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8.×【解析】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人人都有。

  9.√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最高水平是自律道德。

  10.×【解析】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有差异,不过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学习所花的时间上。

  五、名词解释

  1.实验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2.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3.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5.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六、简答题

  1.(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2.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4.(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教学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