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4.3 系统安全度定量评价
4.3.1 安全度的概念
系统安全度是衡量一个系统安全状态的参数,与系统伤亡率呈相互对应的函数关系,但较之表达系统的安全状态更具科学性。 S=Gln1/y 式中 G常数 Y―伤亡率 S―安全度 系统安全度S是由系统中存在的危险H与危险的控制能力C,这一对矛盾斗争的结果,用控制效应B表示,某一年度系统安全度是上一年度系统安全度加上控制效应之和,即 S(K)=S(K-1)+B(K) 式中 K―评价年度 S(K)一评价年度安全度 S(K―1)―上年度实际安全度 B(K)―评价年度控制效应
4.3.2 控制效应B(K)定义
控制效应B(K)是安全度变化的原动力,其定义为: B(K)=aC-bH C―评价年度控制能力 H―评价年度危险指数 a、b―常数 控制效应B(K)既可定量,又可定性判断其对安全度的影响: B(K)>0 则S上升 B(k)<0 则S下降 B(K)=0 则S持平
4.3.2.1 控制能力C的定义
控制能力按局、分局、班组三个层次评定,并取三者加权平均值作为C评定值即: C=0.3C局+0.4C分局+0.3C班 三级控制能力的考评的项目、类目、评分指标均有差别。
4.3.2.2 系统危险指数
系统危险指数分两个层次考虑,即危险源危险指数和系统危险指数。 a 危硷源危险指数 危险源危险指数定义为 hi=hs(1+K1)(1+K2)E 式中 hs―危险源本质安全水平指数 K1―设备、设施及设计不周等危险系数 K2―环境危险系数 E―作业人员危险暴露时间(工时/天) 缺陷危险系数按项计算,如有N项则K1=0.05N本质安全化有危险隔离、故障安全、失误安全三种基本类型,经组合衍生成9种类型,技1~9赋值。 b. 系统危险指数 系统危险指数为各危险源危险暴露时间的加权平均值即 H=Shi/SEi
4.3.3 安全度的分级标准
安全度按百分制计算,分级标准为 S2为及格上限值,S1为临界下限值,S1、S2据给定目标P及系统人数M而决定,其计算公式为:
4.3.4 临时船闸安全度评价结果
初始安全度S (K-1) 危险指数H 危险控制能力C 控制效应指数B(K) 安全度S(K) S1 S2 结论 64.46 11.28 65.35 -1.82 62.64 56.34 63.66 及格
关于安全评价师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