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六、评价结论及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6.1 评价结论
经过前述宏现建模预测,宏观危险辨识评价,典型单元评价,安措补助费占建安投资比例测算,初步结论如下: l. 按目前所掌握的数据建模,据三峡初步设计方案及三峡94-96年施工过程中伤亡事故情况进行预测:总工伤人数约19825人,其中死亡441人,重伤1655人,轻伤17729人。总经济损失40213.15万元。 2. 宏观危险辨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施工过程危险类型繁多,危险控制难度大,目前宏观控制力度小,因而各模块结合部位协调管理差。 3. 临时船闸安全度为62.64,处于及格纽,危险控制能力处于负值-1.82说明安全状况处于下降趋势。 4. 实措补助费占建安投资比例建议在0.5~2%之间,分档计列。
6.2 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强调“一流工程要有第一流的现代科学管理……”。三峡总公司也提出:“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这是保障三峡工程施工安全的重大举措。 在一些重要施工单元,如永久船闸、二期围堰等,进一步开展以危险控制为核心的安全评价,进而全面推行现代化安全管理。 鉴于三峡工程目前处于一期工程末尾阶段,总公司宏观安全管理有关规章制度还不健全,总公司,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之间的安全组织保证系统尚未完全形成,总公司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安全信息通道不甚畅通,信息系统不够完备;由于危险辨识工作基础薄弱,因而危险控制力度不大,基层班组安全教育内容尚需充实,因此,可以说三峡公司现代化安全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行现代化安全管理步伐。否则,在未来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部位、作业场所,如大江截流、二 期深水围堰、永久船闸高边坡施工、高强度混凝土浇筑与金属结构安装、道路交通(含对外公路)等,很可能发生重大甚至特大伤亡事故(含雷击重大伤亡事故),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现代化安全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思想是:坚持事故可控观点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起拥有现代化信息系统的高水平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尤其是岗位操作人员)的积极性,依靠科学技术以控制危险为核心,实施科学管理。 其基本内容及要求为:规章制度健全、职责分工明确,纵横关系脉络清楚,工作软件完备,拥有现代信息系统,信息传输网络结构合理、信息处理功能齐全;领导机构能及时把握时机,正确运用各种控制机制运转安全管理系统,尤其强调施工作业系统的设计、施工、大型设备安装检修等不同阶段、环节的危险辨识技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并使之规范化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三峡总公司已陆续出台了有关规章制度,促进了三峡总公司的宏观安全管理。 由于三峡工程建设涉及施工单位多,而各施工单位有些重要的作业岗位操作规程不统一,有的单位沿用老的规程,影响到施工作业安全,因此建议三峡总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结合三峡工地的实际,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岗位操作规程统一制定:另要加快充实、完善已有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单元界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各级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形成整套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关于安全评价师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