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疮疡
考情分析
|
中医执业 |
A1 |
A2 |
B1 |
中医执业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点 |
疖 |
1 |
1 |
0 |
疖 |
1 |
1 |
0 |
疔 |
4 |
4 |
3 |
疔 |
2 |
5 |
3 |
|
痈 |
0 |
6 |
0 |
痈 |
0 |
5 |
0 |
|
发 |
1 |
3 |
0 |
— |
|
|
|
|
有头疽 |
0 |
5 |
1 |
有头疽 |
0 |
3 |
1 |
|
丹毒 |
5 |
2 |
0 |
丹毒 |
5 |
2 |
0 |
|
无头疽 |
2 |
0 |
0 |
— |
|
|
|
|
走黄与内陷 |
2 |
0 |
0 |
— |
|
|
|
|
瘰疬 |
4 |
3 |
0 |
瘰疬 |
2 |
2 |
0 |
|
压疮 |
0 |
0 |
0 |
压疮 |
0 |
0 |
0 |
|
窦道 |
0 |
0 |
0 |
窦道 |
0 |
0 |
0 |
本单元内容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历年均有试题出现,其中以“疔”、“痈”、“发”、“丹毒”、“瘰疡”等节为考试的重点,考生应重点掌握。
知识要点
疖
1.概念 疖是发生在皮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2.临床表现 本病有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6 cm,出脓即愈的特点。可发生在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但以头、面、颈、腋下、臀部等经常受摩擦的部位为多见。
3.病因病机 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所致;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
4.诊断要点 见表7-22
表7-22 各种疖的诊断要点
|
诊断要点 |
有头疖 |
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直径,下同),约3 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
无头疖 |
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直径,约3 cm,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 d化脓,淡后多迅速愈合 |
蝼蛄疖 |
多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串穴之状 |
疖病(执业2005,助理2005) |
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
5.内治方法 见表7-23
表7-23 各证型疖的内治方法
证型 |
主证 |
治法 |
方药 |
热毒蕴结证 |
常见于气实火盛病人。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
清热解毒 |
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
暑热浸淫证 |
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可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舌苔薄腻,脉滑数 |
清暑化湿解毒 |
清暑汤加减 |
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 |
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或散发全身各处,或固定一处,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常伴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
养阴清热解毒 |
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
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 |
疖肿泛发全身各处,成脓、收口时间均较长,脓水稀薄。常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薄,脉濡 |
健脾和胃,清化湿热 |
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
6.外治方法
(1)初期:小者用千捶膏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玉露散,用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2)成脓:切开排脓。
(3)脓尽:生肌散掺白玉膏收口。
(4)溃后:用九一丹掺太乙膏外贴。
(5)蝼蛄疖:做十字形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