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内容
绪论
1.掌握个体、样本、总体的基本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同质、变异、变量的基本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描述性统计
1.掌握变量三种数据类型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三种数据类型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与步骤;
3.掌握编制频数表与直方图的方法步骤及其意义;
4.掌握描述连续型变量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
5.掌握描述连续型变量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6.掌握离散型变量的统计描述指标(相对数:构成比、率、相对比);
7.掌握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要点医.学全在.线提供.;
8.掌握标准化率的概念、意义及适用情况。
(二)概率分布
1.掌握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2.熟悉随机变量分布的总体均数和总体方差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质;
3.了解二项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情况;
4.了解Pois90n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情况医.学全在.线提供.;
5.掌握正态分布曲线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外观、参数、面积);
6.熟悉上述3个分布在应用上的区别与联系(转化及其条件);
7.掌握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
8.了解正态分布有哪些应用(参考值范围、正态近似、假设检验)。
(三)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与置信区间
1.熟悉抽样试验的目的、过程及其意义(误差理论分布规律);
2.掌握标准误的定义、估计方法及其意义;
3.掌握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外观、参数、面积);
5.掌握正态分布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的意义及其估计方法;
6.了解两正态总体均数之差的置信区间的意义(类同一个总体均数);
7•了解二项分布总体概率及其置信区间的概念,以及与正态分布的关系。(四)连续型测量资料的假设检验
l•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以及每一步骤的意义:
2-掌握t检验中区分常见的几种设计类型(对比类型);
3.掌握t检验的基本方法步骤;
4.熟悉两个方差齐性的F检验:
5•熟悉二项分布和P0isson分布大样本资料的z一检验(正态近似)方法步骤。
(五)假设检验的功效与样本量
1.掌握两类错误的定义和意义医.学全在.线提供.:
2.熟悉假设检验功效的基本概念;
3.熟悉影响检验功效的四要素;
4.了解常用样本量估算的影响因素。
(六)离散型分类计数资料的χ2检验
1.掌握χ2检验基本思想;
2•掌握χ2检验的主要用途(拟合优度、四格表、R×c表):
3.掌握χ2检验的应用条件;
4.了解四格表精确概率检验法:
5.了解两个标准化率比较的假设检验医.学全在.线提供.。
(七)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1.掌握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的方法步骤
2.熟悉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
3•掌握秩和检验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与参数法比较):
4•熟悉为什么秩和检验称为非参数检验(有无统计描述指标):
5.掌握常用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
(八)线性相关
l•掌握线性相关(系数)的意义及其条件;
2.熟悉相关系数假设检验中HO的意义。
3.熟悉相关分析的注意事项。(九)线性回归
1.掌握线性回归(系数)的意义及其条件;
2•掌握确定回归直线的准则(最小二乘法);
3.熟悉回归系数假设检验中H0的意义医.学全在.线提供.。
4•熟悉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系数、检验);
5•掌握怎样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散点图、相关系数、回归系数)。
(十一)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1.了解实验研究中误差的来源有哪几种?
2.熟悉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原则有哪几个?
3•掌握将一群实验动物随机分配为两组的方法。
(十二)单因素随机对照设计与方差分析
1. 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掌握方差分析是检验什么参数的;
3.掌握多个均数比较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两两之间作t检验?
4.熟悉方差分析的条件;
5.了解将一群实验动物随机分配为3组的方法医.学全在.线提供.。
(十五)横断面研究的设计与分析(调查设计)
1.掌握调查研究随机抽样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2.掌握现时寿命表估算的依据是什么?(年龄别死亡率)
3.掌握平均寿命的意义。
(十八)诊断试验和筛查试验的研究设计与分析
1.熟悉诊断试验4个基本指标及其意义(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
2.熟悉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在临床上的应用。
(二十二)多重回归与相关
1.熟悉多重回归与相关有什么用途?
2.了解因素筛选方法有那些?
3.了解为什么先进人方程某些因素,到后来有可能被剔除?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时间2小时。
2.题型:单选题、简答题、问答题、统计分析题。
四、参考书目
1.<卫生统计学>.倪宗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四版。
2.<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方积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3.<卫生统计学>.杨树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三版。
注:考试内容参照<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章节号编写,评卷时上述三本教材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