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血糖的调节

发布时间:2009-07-14 共3页

  (5)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基因水平、口服药物、注射药物、饮食结构和体育锻炼等多方面对糖尿病患者提出防治措施。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分析研究、发散思维来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的能力。

  (6)教师引导学生对糖尿病、高血糖症和糖尿进行比较,以检测学生对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①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②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③糖尿病患者是由于多尿才导致多饮的吗?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使学生对糖尿病的病因和症状有更深刻的了解,到达巩固强化、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教学反馈

  引导学生分析导言中提出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反馈。

  要点提示

  第 4 页 1.本节课涉及到量的旧知识,例如,血糖的三个来源,三个去路;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鉴定还原性糖的方法等。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联想,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多种血糖失衡症。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3.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并带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研究学习。

  板书设计

  一、血糖的平衡

  人体内血糖

  来 源:①消化、吸收 ②肝糖元分解 ③非糖物质转化

  去 路:①氧化分解 ②合成糖元 ③转化为脂肪和默写氨基酸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三、血糖平衡的意义

  1.当血糖浓度低于 50~60 mg/dL时--低血糖早期症状

  2.当血糖浓度低于 45 mg/dL 时--低血糖晚期症状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 130 mg/dL时--高血糖症

  4.当血糖浓度高于 160~180 mg/dL 时--糖尿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四、糖尿病及其防治

  1.诊断:血糖高且有糖尿

  2.病因:胰岛 B细胞受损

  3.症状:三多一少

  4.防治:基因治疗,药物治疗,饮食习惯,加强锻炼。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