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渠道的全面扩张让保险公司在保险业较为困难的一年可以积极作为。近日,保监会为保险资金在股市、债券、基础设施债权投资等多个方面的投资捅破“天花板”的同时,新加了“偿付能力”这个紧箍咒。
“对保险公司而言,现在政策门打开了,但不表示一定要出去,更不是四面出击。”对外经济贸易学保险学院徐高林表示。他建议“中小保险公司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风险确实存在,要有充分的准备才上阵。”
上述投资新政虽然扩了投资渠道,使得中小险企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但是中小险企自身需身强力壮才能放手一搏。“新规则其实要求蛮高,有些保险公司可能达不到,比如人员配备,因为这都是要考虑成本的。而规模没到就去做这些事,还不如委托的保险公司。另外,中小保险公司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基础设施债权,只能跟着买公司对外推出的集合产品。”某中小保险公司投资人士告诉记者。
偿付能力与投资渠道挂钩
上周保监会公布的5项投资政策出台后,偿付能力已然成为保险投资的指挥棒。此前,“规模”在保险资金运用上的话语权被“偿付能力”取而代之。
“5个文件主要体现了保险监管水平提升”,徐高林认为,“一是,对于投资资格的限制从规模这个僵化的指标转化为和投资能力挂钩的偿付能力指标,因为偿付能力是投资能力和资金实力的综合指标,而公司也可能有投资水平较差的。二是,基础设施投资这块,从宏观政策到具体细则以及基础实施2年的试点,保监会确实比较系统完整地提出来。”
此前,只有下设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保险机构可以直接投资股市,而《通知》允许中小保险公司直接入市。中小保险公司只要偿付能力达到150%以上的标准,就可以开展股票投资,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公司则将被限制直接入市。另外,“备案制”取代“审批制”成为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监管。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方面,保险公司最近两个年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120%以上也可开展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泰康资产、人保资产、国寿资产、太保资产等4家资产管理公司自2007年进行了7个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的试点,分别是泰康开泰-铁路项目和上海城投—水务项目、人保华能能源项目、考|试/国寿—申通债权投资计划和国寿资产—天津城投债权投资计划、太保—上海世博会项目和太保-乌江水电项目。
此外,保险公司投资无担保债也有“偿付能力”的严格把关。其偿付能力变化要求调整无担保债券投资规模。其中,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的,不得投资无担保债券;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50%以下的,不得增持无担保债券。
无担保债券考验评估能力
有分析师认为,保监会新规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券、中期票据、香港发行的国企债券及可转换债券等无担保债,投资范围的扩超出了市场预期,但实际中保险公司可能仍以无担保公司债为主。
按规定,无担保债券投资上限为15%。据测算,保险公司无担保债券的投资可占到保险债券资产的25%。考|试/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比例有些高。按3.42万亿的保险总资产算,单无担保债券一项,上限额度也在5000亿元左右。
“15%是个上限,并不要求每个公司都按上限去操作,上限对于多数公司都是绰绰有余的。如果每个公司都按照高风险的资产投资上限去操作,那保险公司可能就成了对冲基金。”徐高林认为。目前,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基金上限比例为20%,境外投资上限为15%,无担保债15%。
徐高林认为,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债券是保险公司投资的主力资产,就我国来看,保险公司是仅次于商业银行的第二债券机构投资者,而且是长期债券的第一机构投资者,实践也表明,有很多保险公司债券做得不错,年收益率甚至有的达8%以上。
在徐高林看来,保险公司可以在无担保债上争取有所作为,因为它收益高但是风险也高,如果保险公司风险评估能力强,筛选出信用水平高、收益高的无担保债券,那就是赢家。从美国的经验看,有部分的无担保企业债是提高收益的途径。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放开所有的担保债券。不过,中期票据已经放开了,尤其是3年期的中期票据受到保险公司的青睐。
事实上,作为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也备受关注。按照规定,寿险公司一般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6%,财险公司一般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4%。这一比例高于此前的5%和2%。
截至2月底,保险行业总资产为3.42万亿元。业内人士按此计算,寿险和财险合计可投资债权投资计划的额度约为1800亿元,相对于保险总资产来说,比例不算很。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债权收益率在6%左右,而人寿3月底董事会也审议通过了关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