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30 共5页
某工程分为4个施工过程,4个施工段。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已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6、4、4天,则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和第2个施工过程所需专业工作队数分别为( )。
A.4天和3个 B.4天和4个 C.2天和3个 D.2天和4个
答案:C
(1)计算流水步距为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K=min{4、6、4、4}=2;
(2)确定专业工作队的数量:
每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数=该施工过程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分别为:
4/2=2;6/2=3;4/2=2;4/2=2。总计2+3+2+2=9。
(3)流水施工工期=(施工过程数+施工专业工作队总数-1)×流水步距=(4+9-1)×2=24
某工程需完成4个相同的设备基础,包括4个施工过程,其中第2与第3个施工过程之间有1天的间歇时间。如规定工期不超过50天,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 )天。
A.5 B.6 C.7 D.8
答案:C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工期=(施工过程数+施工段数-1)×流水节拍+∑工艺间歇+∑组织间歇-∑提前插入时间
本题目已知工期求流水节拍,建立不等式:50≥(4+4-1)×流水节拍+1,求得流水节拍的最大整数值为7。
【复习提示】
流水施工的参数计算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要掌握流水施工的参数都有什么,属于哪一类,起什么作用或者它的含义是什么。教材上流水施工分类的图必须掌握,特别是每种流水的名称。至于参数计算就需要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考试时,如果不能利用公式计算,就在草纸上作图,虽然慢一些,但是肯定不会错。
【复习提示】
1.时标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是从终点向起点自始自终一直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
2.网路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终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与起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之差。
3.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除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外,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4.实箭线: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实型的箭线表示实际工作,实箭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
虚箭线: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虚箭线表示虚工作,由于虚工作的持续时间为零,故虚箭线只能垂直画。
波形线: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波形线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除外,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这些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其自由时差)。
5.时间参数的判定: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箭线左端节点中心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当工作箭线中不存在波形线时,其右端节点中心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当工作箭线中存在波形线时,工作箭线实线部分右端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2)工作自由时差
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其他工作的自由时差就是该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但当工作之后只紧接虚工作时,则该工作箭线上一定不存在波形线,而其紧接的虚箭线中波形线水平投影长度的最短者为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3)工作总时差
工作总时差的判定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4)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总时差之和;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总时差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