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5页


91、(  )是反映城市能源供应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A.能源消费占能量总量的比重
B.一次能源用于发电的比例
C.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D.二次能源用于发电的比例


92、城市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包括(  )。
A.城市自然条件
B.社会发展水平
C.城市要素条件
D.经济技术条件


93、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条件有(  )。
A.大气相对湿度较高
B.微风
C.日照强
D.有湍流的天气


94、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包括(  )。
A.自然净化功能
B.水体自净功能
C.土地处理功能
D.人工调节功能


95、下列各项叙述属于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要考虑的是(  )。
A.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性质、等级和红线宽度等方面的要求
B.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要求
C.考虑道路停车的技术要求
D.满足城市与其他区域交通的衔接
E.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96、城市财政支出包括(  )。
A.市政建设支出
B.教科文卫事业支出
C.生产支出
D.生活支出
E.管理支出


97、下面(  )属于有形资源。。
A.技术工艺
B.土地
C.人力资本
D.资本
E.劳动


98、下面哪些部门具有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
A.银行
B.自来水厂
C.煤气厂
D.政府机关
E.公司总部


99、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是(  )。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梯度扩散
D.点轴扩散
E.重新区位扩散


100、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遇到(  )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直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
A.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路、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B.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C.需要同时敷设四种以上工程管线的道路
D.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E.道路穿过绿地

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双联式低层住宅的特点是:每户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采光、通风好,比独立式住宅节约一面山墙和一侧院子,减少市政设施的投资。


考点:
第一章  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考点5:双联式;
    两个独院式并联在一起,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墙体比独院式建筑可省一些,市政设施投资也省一些。


第2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H-前幢建筑檐口至地面高度。


考点:
第二章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考点9:建筑布局;
    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就是确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位置。应根据项目的生产流程、使用的先后顺序、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序等要求来确定,要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和场地形状,合理使用土地。
    2.建筑间距
    影响建筑间距确定的主要因素有:日照、通风、防火、防噪、卫生和通行通道、工程设施布置、抗震要求。要求查阅《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及《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3.建筑布局方式
    (1)与场地的地形起伏、形状取得适宜的关系;
    (2)要充分结合总体的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组织;
    (3)具有建筑形体组合的整体观念,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4)注意建筑组群的性格特点要求;
    (5)注意运用对比和谐手法。
    建筑布局的方式从形体组合的关系上分有集中式、分散式和组群式;从组合手法来分;有规整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4.外部空间设计
    (1)外部空间的类型,以人的视觉感受为依据,外部空间可以划分为开敞空间、围合空间和封闭空间,此时形成的人的视线与界面分别构成18°、45°、45°以上的视角。
    (2)外部空间的处理手法分别有:对比与变化、渗透与层次、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空间序列等。


第3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D中机动车通行最大坡度为8%。


考点:
第二章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考点10:竖向设计;
    1.选择场地平整方式和地面连接形式
    场地的平整方式主要有3种,即平坡式(<3%)、台阶式(>8%)和混合式。不同高程地面的分隔可采用一级或多级组合的挡土墙、护坡、自然土坡等,其交通联系可以用台阶、坡道、架空廊等形式解决。在确定场地平整方式和地面连接形式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2.确定场地地坪、道路及建筑的标高
    确定设计标高,必须根据用地的地质条件,结合建筑的错层等使用要求和基础情况,并考虑道路,管线的敷设技术要求,以及地面排水的要求等因素,本着减少土石方量的原则来进行。
    3.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应根据场地的地形特点划分场地的分水线和汇水区域,合理设置场地的排水设施(明沟或暗管),做出场地的排水组织方案。其中还应特别注意防洪、防山洪的要求。
    4.土石方平衡
    计算场地的挖方和填方量,使挖方、填方接近平衡,且土石方工程总是达到最小。

第4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D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


考点:
第二章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考点7:城市规划对设计的要求;
    1.用地范围及界限
    掌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上划定的几条控制线:道路中心线、道路红线、绿化控制线、用地界线、建筑控制线等的含义。
    2.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基地与道路红线连接时,一般以退道路红线一定距离为建筑控制线。建筑物一般均不超过建筑控制线建造。属于公益上需要的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经当地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均不得突入道路红线。
    3.场地出入口
    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起不应小于70m;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最边缘不应小于5m;距公共交通站点不应小于10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物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的建筑基地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限高
    当城市总体规划有要求时,应按规划要求限制高度;市、区中心临街建筑物、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等周围的建筑物,应按有关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的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烟囱等,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但应符合城市规划实施条件的规定。
    5.停车场车位数量
    按建筑规模及规划部门要求设置相应面积。
    6.指标控制
    建筑强度方面的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等。环境质量方面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口净密度、人口密度等。
    7.场地总平面设计
    是对建设项目诸多内容的总体安排与统筹,应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和要求,建设地区的自然与人工环境以及经济技术的合理性因素,对场地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建筑组合、绿化与环境设施布置,以及环境保护做出合理的安排,使之成为统一有机整体。


第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建设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工作:⑴征地、搬迁、平整场地;⑵选定施工单位、签定合同;⑶完成“七通一平”;⑷组织主要设备及材料定货;⑸熟悉施工图纸,进行现场准备;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考点:
第三章  建设程序及设计阶段       ☆☆考点11:建设准备工作;
    1.征地、拆迁、平整土地。
    2.选定施工单位,签订合同。
    3.完成“七通一平”。
    4.组织主要设备及材料订货。
    5.熟悉施工图纸,进行现场准备。
    6.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