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霍乱的典型表现是( ) (2006)
A.黏液脓血便
B.四肢抽搐,顽固性呕吐
C.皮肤黏膜出血点
D.发热,盗汗
E.腹泻,呕吐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霍乱的典型表现是剧烈腹泻、继之呕吐,无腹痛和里急后重,严重者出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A见于细菌性痢疾。
2.治疗霍乱,下列哪项最重要( ) (2007)
A.补液
B.镇静
C.止痛
D.降温
E.止泻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霍乱以补液治疗为主。补液原则:①早期、迅速、足量;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3.下列各项,不属艾滋病典型表现的是( ) (2006)
A.口咽念珠菌感染
B.长期发热
C.头痛,进行性痴呆
D.皮肤黏膜出血
E.慢性腹泻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肌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慢性腹泻,机会性感染如口咽念珠菌感染,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卡波西肉瘤等。皮肤黏膜出血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表现。
4.有关脑膜炎球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2007)
A.革兰染色阳性,体外抵抗力很弱,能产生自溶酶
B.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与其致病作用无关
C.群为主
D.目前我国流行株以
E.与淋球菌一样也属奈瑟菌属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脑膜炎球菌属于脑膜炎奈瑟菌,革兰阴性双球菌,内毒素是致病重要因素,仅存于人体,细胞内寄生,抵抗力弱,产生自溶酶,需要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培养。目前美国流行菌株以C群为主,B群则在欧洲流行,我国和非洲以A群为流行菌株,但已有B、C群的出现及增多的趋势。
5.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传染性疾病是( ) (2006)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霍乱
E.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在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林区则是大林姬鼠,人不是主要传染源。A带菌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B以患者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D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的媒介作用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和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突出。E细菌性痢疾患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
二、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志贺痢疾杆菌
B.福氏痢疾杆菌
C.宋内痢疾杆菌
D.鲍氏痢疾杆菌
E.舒氏痢疾杆菌
答案 A B C D E 6.在外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痢疾杆菌是( ) (2007)
答案 A B C D E 7.感染后易转为慢性的痢疾杆菌是( ) (2007)
正确答案:6.C,7.B 解题思路: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无鞭毛。目前分为A、B、C、D四群(分别是志贺、福氏、鲍氏和宋内痢疾杆菌)及47个不同的血清型,生存能力较强(D群>B群>A群)。感染后易转为慢性的是B群福氏痢疾杆菌。
(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伤寒
B.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急性病毒性肝炎
E.流行性出血热
答案 A B C D E 8.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明显减少,多见于( ) (2007)
答案 A B C D E 9.血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常高于10%,多见于( )
正确答案:8.E,9.E 解题思路:流行性出血热的血象特点为:①早期WBC增高,一般达(15~30)×10/L,少数出现类白血病反应(50~200)×10/L。②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可略高,第二期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出现异常淋巴细胞有早期诊断意义,第一病日即可出现,一般10%~20%,部分可>30%。③发热后期、低血压期血红蛋白、红细胞明显升高血小板减少。B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粪便检查,C主要是脑脊液检查,D主要是病原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