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题
一、A1型题: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引起促胰液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蛋白质分解产物
B.HCl
C.脂肪酸
D.淀粉
E.葡萄糖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食糜中的HCl可刺激小肠黏膜中的S细胞分泌促胰激素。当小肠上段pH降至3.0时,可引起促胰液素大量释放。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酸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糖类物质几乎没有作用。
2.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后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B.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抑制作用
C.降压反射活动加强
D.降压反射活动减弱
E.大脑皮层心血管中枢活动减弱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又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使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反射)活动加强,其对心脏的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效应,故心率减慢。
3.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
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
B.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
C.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
D.黑质中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震颤性麻痹(帕金森病)是双侧黑质病变,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受损所致。由于黑质一新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可通过D受体增强直接通路的活动,也可通过D受体抑制间接通路的活动,所以当该递质系统受损时,可引起直接通路活动减弱而间接通路活动增强,于是运动皮层活动减少,出现全身肌紧张增高,随意运动减少等症状。临床上给予多巴胺的前体左旋多巴能明显改善症状。
4.阻力血管主要是指
A.大动脉
B.小动脉及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静脉
E.大静脉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阻力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和微静脉。前两者又称为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主动脉、大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分支均属于弹性贮器血管,静脉血管属容量血管。
5.对于钠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质
B.具有ATP酶的活性
C.可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Na和K
D.当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增多时被激活
E.当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增多时被激活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钠泵是细胞膜上镶嵌的蛋白质,也称Na-K-ATP酶。当细胞内Na浓度升高,或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都可激活Na泵。Na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逆浓度梯度将3个Na移至胞外和2个K移入胞内。
二、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答案 A B C D E 6.可兴奋细胞受阈下刺激后,可出现
答案 A B C D E 7.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正确答案:6.D,7.B 解题思路:阈下刺激可引起膜轻微去极化,Na通道少量开放,但去极达不到阈电位水平,这种去极的电位变化称为局部电位。刺激能否引起组织兴奋,取决于能否使该组织细胞的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一旦达到,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大量被激活,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Na大量内流,并通过再生性循环,使膜的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Ⅱ
E.肾素
答案 A B C D E 8.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 A B C D E 9.可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正确答案:8.B,9.D 解题思路:醛固酮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后,与胞浆受体结合。通过基因表达导致醛固酮诱导蛋白合成,使管腔膜对Na通透性增加,促进Na重吸收。血管紧张素Ⅱ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的最强因素。肾素是通过催化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而引起作用的;肾上腺素可通过刺激肾素释放而起作用,故E项和C项都不是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抗利尿激素主要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故也不是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