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源泉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就一般意义而言,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即国民收入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或国民收入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设为本期或报告期的国民收入,为(t-1)期的国民收入,为本期国民收入的增量,则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例如,我国2002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为10.2万亿元,2003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为11.13万亿元,与2002年相比,2003年的实际产值增加了0.93万亿元(11.13-10.2),根据计算经济增长率的公式可知,200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就为9.1%(0.93÷10.2)
经济增长有进也用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总产出增长率来表示。如果用表示本期或报告期的人均国民收入,为(t-1)期的人均国民收入,本期或报告期国民收入的增量,则人均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而人均总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则体现了经济效率的高低。
(1)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的概念。
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这样描述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先进工业国能给它的居民提供更多的福利、更好的食物、更的住房、更多的医疗,以及对污染的控制,对孩子的普及教育和为退休者提供广泛的补贴。同时,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还可以避免政治和社会的动荡。
2.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个社会的长期经济增长,常常受总供给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地说,它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
(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由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因此,劳动和资本常常被看作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生产要素。如果其他条件是一定的,那么一个经济社会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资本数量越多,产出就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劳动的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人数和劳动时间,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人口的增长。资本的数量则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包括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资本积累的速度,也包括引进外资的数量。
(2)生产要素效率: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而且与生产要素效率的高低相关。如果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不变,那么生产要素的效率越高,总产出的增长就越快;反之,生产要素的效率越低,总产出的增长就越慢。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物质资本形态存在的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结合方式的改进。
影响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有:
①技术进步。即指通过技术革新、改造、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②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是指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的增加。
③制度创新。通常是指对现存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例如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税收制度、教育制度、经济体制等等以及对现存的企业制度的变革。
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创新都会极地促进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经济学在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时,常常把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创新视为除劳动、资本之外的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第三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则把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和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等四个要素视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则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生产要素投入量包括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和土地投入量。其中,土地投入量是不可变的,而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丹尼森把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看作是产出量和投入量的比率,即单位投入量所实现的产出量。据此,丹尼森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 为7个。这7个因素是:
①劳动者的数量以及劳动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
②包括非全日制劳动者工作的时数;
③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④资本存量的规模;
⑤资源配置状况;
⑥规模经济;
⑦知识进展。
上述7个因素中,前四项基本属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后三项属于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库兹涅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发达国家100多年来的统计资料进行分类研究,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
①生产率的提高;
②经济结构的变化;
③知识存量的增长。
实际上,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增长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程度和贡献是不同的。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劳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这时,人口的增长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就成为经济增长最基本、最重要的源泉。在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后,随着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资本积累曾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尽管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但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和积累以及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正是由于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因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所以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出现了多个经济增长模型。
(二)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模型所要说明的是一个经济社会的长期经济增长与各种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因果联系。它试图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的问题;二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能否实现长期均衡增长的问题。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各自创立了内容基本相同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增长模型,被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代表。
哈罗德假定: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并且生产这种产品只需要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
(2)劳动力或人口按一个固定比率增长;
(3)不存在资本折旧;
(4)不存在技术进步;
(5)资本-产出比即资本系数不变;
(6)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7)经济社会是封闭型的,不存在对外贸易;
(8)不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哈罗德沿用了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分析方法,认为只有投资等于储蓄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哈罗德首先考察了实际经济增长率(G)、储蓄率(s)和资本-产出比(V)三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设存量资本(K)与国民收入的比率为资本-产出比(V),即:
V=K/Y
假设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伴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国民收入也相应增加。设资本存量的增加即资本增量为(ΔK),增加的国民收入即国民收入增量为(ΔY),两者的比率为边际资本-产出比,如果边际资本-产出比与资本产出比相等,则有:
根据边际资本-产出比的公式可以知道,资本增量是资本-产出比与国民收入增量的乘积,即:
如果不存在固定资本折旧,那么投资(I)就应当与增量资本相等,故有:
已知储蓄S是国民收入Y与储蓄率s的乘积,即S=sY,且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投资等于储蓄,即I=S,故有:
移项整理,就可以得到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的基本公式,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这时,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就取决于储蓄率,由于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投资等于储蓄,因此,储蓄率变即资本积累率。显然,在资本-产出比不变的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就主要地取决于储蓄率。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例如,假定资本-产出比为4并且不变,当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即为5%,如果储蓄率提高到40%,则经济增长率就会提高到10%。
哈罗德认为,要实现了一国经济长期的均衡增长,必须有企业家的意愿做保证,这时的增长率才是有保证的增长率,它是建立在企业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基础之上的。设有保证的增长率为GW,企业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为Vr,则有下式:
GW=s/Vr
哈罗德认为,只有在G=GW时,即实际经济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经济增长才有可能实现。因为:
根据,必有 G×V=s
根据GW=s/Vr,则有GW×Vr=s
根据上面两个公式,可以得出下式: G=s=GW
即G=Gw
哈罗德认为,假使经济增长是有保证的,但如果经济中存在着失业,经济也不能充分实现就业的均衡。要使一个经济社会能够在长期中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实际经济率(G)和有保证的增长率(Gw)还必须等于能够保证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率。设能够保证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率为自然增长率(Gn),要实现长期的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G=Gw=Gn
上述条件表明,要使一个经济社会能够实现长期的、有保证的并且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必须相等,同时,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应当与自然增长率相等。
在经济中,是否存在哈罗德-多马模型所指出的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这个问题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存在问题”。假如经济运行偏离了G=Gw=Gn这一增长路径,经济中是否存在一种自动纠集的机制,使经济运行实现新的稳态均衡?这个问题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稳定性问题”。由于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各自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因此当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不一致时,经济中不仅没有一种力量能够对这种非均衡进行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的偏离。这一结论被称为哈罗德“不稳定原理”。因此,哈罗德所提出的实现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很难实现的。人们把这一很难实现的均衡条件形象地比喻为“刃锋”或“刀刃上的平衡”。这是哈罗行-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一缺陷。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以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更强调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并提出了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索洛“余值法”。
设经济增长率为G,劳动增长率为ΔL/L,资本增长率为ΔK/K,技术进步率为A,则有下列关系式:
式中α和β为参数,且α+β=1,它们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对总产出(GDP)所作贡献的比例,即贡献权数,亦称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上式的经济含义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是由劳动和资本以及技术推动的。由于G、L和K的数据都可以从历史资料的分析中得到,因此,如果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出α和β值,便可以把技术进步率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为“余值”计算出来,于是就有下列关系式:
上式是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关系式,即索洛的“余值法”。
例如,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的计算,从1929-1973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约为3%左右,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约为2%,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75和0.25.根据索洛余值法,则有A=0.03-0.75×0.02-0.25×0.02=1%。这表明,在这一期间,技术进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三分之一。
从索洛余值法可以看出,当参数α和β都小于1时,如果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就只能依靠经济进步。
索洛认为,一个经济社会要实现长期的并且能够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在假定不存在固定资本折旧的情况下,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式中:s=S/Y,即储蓄率, ,即人均国民收入,储蓄率与国民收入的乘积即sf(k)为人均储蓄,k=K/L,是人均资本存量,n为劳动力增长率或人口增长率,k是为现在劳动力增加配置的资本,被称为资本的深化,nk是为新增劳动力配置的资本,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增长公式表明,要使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的并且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人均储蓄必须被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为现在劳动力配置更多的资本,即实现资本的深化;二是为新增劳动力配置相应数量的资本,即实现的广化。只有这样,经济社会才能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并且实现充分就业。索洛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使这一均衡条件自动地得以病。但是,按照这一均衡条件,实现经济增长率最终只能等于劳动力增长率或人口增长率,这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因此,索洛在他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又引进了技术进步的因素,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图8-1(需扫描)
3.经济增长模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知识、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于是又出现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各自创立的罗默经济增长模型和卢卡斯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
在罗默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内生变量,是知识积累的结果。罗默认为,知识积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新的源泉,为此,他建立了两时期模型和两部门模型。在两时期模型中,罗默把知识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立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同时又把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认为一般知识会产生经济外部性,使所有企业都能获得收益,而专业化知识会产生经济内部性,给个别企业带来收益。但从整个社会来看,知识积累可以使全社会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提供了保证。在两部门模型中,他把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部门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知识积累部门即研究与开发部门,并且建立了物质生产部门和研究与开发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建立了产出与技术、资本、劳动、知识积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强调了研究与开发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重视研究开发部门的作用,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投入,提高知识积累率。
卢卡斯模型认为,只有特殊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为此,卢卡斯建立了两资本模型的两商品模型。在两资本模型中,卢卡斯将资本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两种形式,同时又把劳动区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具有劳动技能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两种类型。并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两商品模型中,卢卡斯认为,通过学校教育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而边干边学所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人力资本模型是一个两商品模型。卢卡斯的两资本模型和两商品模型都是用来表示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模型。所不同的是,两资本模型强调人力资本的积累是通过在校学习而形成的,所产生的是内部效应。而两商品模型所强调的是劳动者的时间全部用于商品生产,表明人力资本是通过边干边学形成的,所产生的是外部效应。卢卡斯的两个模型都强调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把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归结为两个:正规的学习教育和边干边学。
(三)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1.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
要保持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通常只能借助于供给方面的政策。由于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生产要素的效率,因此,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刺激资本慝的政策、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和增加劳动供给的政策。
资本的形成或资本积累意味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存量的持续增加是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为把经济增长提高一个百分点,资本存量需要增加几个百分点。资本存量的高增长需要持续的高水平的投资支出,而为了维持持续的高水平的投资支出,就必须增加储蓄,包括私人储蓄、政府储蓄或公共储蓄,也包括引进外资。因此,一切影响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和引进外资的政策都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进步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然而,教育和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是具有正外部性的产业。如果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私人和企业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上选择的投资水平一定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显然,这需要政府对该部门进行投资。因此,政府对教育和科学研究部门的投资政策是影响一国技术进步进而影响该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技术进步相关的其它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专利制度、受政府政策影响的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以及产业政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技术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
劳动供给也是影响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劳动供给的状况取决于人口增长的状况。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导致劳动供给过剩,就会减少人均资本存量,从而使人均产出水平降低。相反,如果人口增长过慢,存在劳动供给的严重短缺,也同样会对经济增长起制约作用。人口增长率的高低通常是和收入水平联系在一的,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通常高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因此,制定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人口政策,保持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1)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化社会以后,目前又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一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中,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愈益明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诊断已越来越被世界经实践所证明。
虽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但任何一种技术进步都是体现在资本或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不可能是一个没有依附的“外生变量”。因此,要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把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技术产业化,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占优势的产业结构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占优势的产业结构转变。
教育是基础。要实现技术进步的战略目标,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痊,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仅仅是因为技术进步依赖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专门人才,而且人力资本或知识积累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在现代社会,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虽然表现为经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竞争,但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一是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要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二是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
(2)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有146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第一次环境会议,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并签署了几个单项环境保护公约。这次会和的文件,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同年7月,我国也开始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和。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梅开二度推动经济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经济增长离不开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也离不开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供给,更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相对不足,又是一个正处在经济调整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的;同时也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汲取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教训,不断认识和把握国际经济发展规律所的重选择。
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方式。所谓粗放型增长,是指在生产要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则是指在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下,主要领先提高生产要素效率而实现的经济的增长。
如何测度经济增长究竟属于粗放型增长还是集约型增长呢?我们可以用索洛的余值法加以测度。
假如不存在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完全依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即在粗放型增长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生产要素增长率即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高低,于是就有下列方程式:
α+β=1
例如,如果劳动产出弹性为0.8,资本产出弹性为0.2,全部要素投入量增长4%,则经济增长率即为4%(G=0.8×4%+0.8×4%)。显然,4%的经济增长率完全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增长的结果。完全由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增长,就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但是,如果生产要增长率为4%不变,而经济增长率却为10%,经济增长便出现一个6%的“余值”,(10%-4%)。余值的出现表明,10%的经济增长不仅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结果,也是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结果。这时,经济增长就不仅仅表现为粗放型增长,也表现为集约型增长。因为6%的经济增长无法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来解释,它只能是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结果。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究竟以何种方式为主,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是由该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尤其是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一般都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但是,当一国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并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后,经济增长方式就应实现转换,从粗放型增长为主逐步转向以集约型增长为主。
我国经济经过了50年的建设和20年的持续调整增长以后,目前已逐步进入了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如此。特别是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在此情况下,如果继续依靠投入量的生产要素“铺摊子”、上项目,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来维系经济增长,不但会造成资源的巨浪费,而且支撑规模越来越的经济增长所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会越来越多,这种以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资源的需求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满足的,从而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使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同时,当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实现了既定技术水平下的规模经济以后,若继续增加投入,只能导致规模收益递减,出现高投入、低产了,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核心是通过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创新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四)短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
1.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类型
如果从一个持续长的时间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沿着一个特定的路径运行的,这个特定的路径即长期经济增长趋势。趋势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国在某一时期充分就业状态下即资源被充分利用条件下的总产了,亦即潜在总产出。
虽然一个国家在一个持续长的时期内都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但这并不排除实际经济运行在短期内会偏离这个趋势,有时,它可能在趋势线的上方运行,而在另外的时候,它又可能回到趋势线附近或跌到趋势线的下方。实际经济运行与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偏离即为经济波动。并且,这种经济波动具有周期性,我们把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称为经济周期,如图8-2所示。
扫描图8-2
图中纵轴表示产出水平,横轴表示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坐标中的曲线(Y线)即为实际经济运行曲线,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实际总产出,Yc线为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线,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潜在产出水平。当实际产出水平高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经济中存在着一个产出正缺口,而当实际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经济中则存在着一个产出负缺口。
按照周期波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经济周期性波动分为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据认为,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为50~60年。这是由前苏联的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提出来的,因此又称康德拉耶夫周期。中周期又称中波或循环,每个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8~10年左右。这是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来的,因此又称朱格拉周期。短周期又称短波小循环,它的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左右,这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基钦提出来的,因此又称基钦周期。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运行影响较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人们最关注的也是中周期,经济学和国内外经济文献中所提到的经济周期或商业循环也都是指中周期。
按照一国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又可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如果一国的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仍为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
2.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或商业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总是包含四个阶段,即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见图8―3
扫描图8-3
在图8-3的坐标中,曲线上的A点和A’点表示一国的经济运行正处于周期的低谷,C点则表示一国经济运行正处在周期的波峰,在B点和D点,经济运行正处在趋势线上,从B点到C点为繁荣阶段,从C点到D点为衰退阶段,从D点到A’点为萧条阶段。也可以把从A点到C点看成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景气上升阶段,把从C点到A’点视为景气下降阶段。计算周期的长度可以从波谷到波谷,即从A到A’,也可以从波峰到波峰,即从C点到下一个C点。
在景气上升阶段,经济上可能出现的一般特征是,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日积月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当经济运行进入到繁荣阶段以后,会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相反,在景气下降时期,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市场疲软,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倒闭、破产企业数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些期间,尤其是进入萧条阶段以后,还常常伴随着通货紧缩。
需要指出的是,在景气上升和下降阶段,上述经济特征可能全部出现,也可能部分现出,而且其严重程度也会因波动幅度的小和波动的剧烈程度而有所不同。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特征通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表现,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则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低谷时期,产品不是表现为过剩而是表现短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也不一定以价格持续上升和持续下降的形式表现出来。
3.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和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政策
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一般而言,它可能根源于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的某些特点,也可能起因于经济结构的变动、经济政策的影响;既可能起因于经济中存在的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也可能起因于随机的或未预期到的外部力量的冲击,也可能起因于二者的相互作用。
无论经济周期的根源是什么,经济波动的最直接的原因都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两者的不一致一般总是通过总需求作用于经济运行过程。在短期内,当总需求持续增加时,经济运行便可能进入景气上升阶段。当总需求的持续增加致使经济活动水平高于经济趋势线,即出现产出正缺口时,就可能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这时的总需求于总供给。反之,当总需求持续收缩时,经济运行就可能进入景气下降阶段。当总需求的持续收缩致使经济活动水平跌到趋势线的下方,即出现产出负缺口时,就会出现经济过冷和严重失业,此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代表实际经济运行的Y线之所经会与代表经济长期趋势的YC线相偏离,或者说,实际总产出之所以会与潜在总产出不一致,是因为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或潜在总产出即为该国的长期总供给,而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或长期总供给的水平又是由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效率决定的。由于决定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和长期总供给水平的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也必然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短期内实际经济运行或实际总产出并不决定于长期总供给,而是决定于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在内的总需求。因此,实际经济运行与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相偏离即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应是总需求(AD)与总供给(AS)的不一致。当AD>AS时,实际经济就会运行在趋势线的上方,即处于繁荣阶段或衰退阶段,这时,产出存在正缺口,这意味着资源被过度利用。通常,经济中会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表现为状态。反之,当AD<AS时,实际经济运行就会跌到趋势线的下方,即处于萧条阶段或复苏阶段。这时,产出存在负缺口,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失业会增加,有时也会伴随着通货紧缩,经济呈现出过冷状态。
经济周期的存在,反映了市场机制在调节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
在短期内,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在周期性的波动状态中,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政府通常运用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一般而言,当一国的经济活动水平高于趋势线,即经济中出现产出正制品时,为避免出现经济和通货膨胀,政府常常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的增长;反之,当经济活动水平低于趋势线,即经济中出现产出负缺口时,为避免经济过冷和致使更多的企业陷入困境以及更多的劳动者失业,政府常常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
4.我国的经济波动
我国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运行呈现出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总趋势。但不可否认,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周期波动的特征。特别是在1978年以前,经济波动尤为剧烈,表现了起落的特点。例如,处在波峰期的1958年、1964年、1970年和1978年,GDP增长率分别高达21.3%、18.3.4%和11.7%;而在低谷期的1961年、1967年和1976年,GDP的增长率则分别为-27.3%、-5.7%和-1.6.落差如此之,使国民经济遭受了巨损失。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从1978-2001年的2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为9.4%,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1984年和1992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5.2%和14.2%,而增长速度最低的1981年、1990年和1999年,则分别为5.2%、3.8%和7.1%,见图8-4.
扫描图8-4
从图8-4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越性。
5.经济周期的根源
经济周期的直接原因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一致,但为什么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一致会具有周期性,即存在经济周期?经济学界对此有很的争论。实际上,这涉及到了经济周期的根源。
关于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学界存在着较的争论。目前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是乘数-加速数模型。
这里主要介绍加速数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投资支出的变动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资本增量变动的百分比称为加速数。加速数的公式可以用下式所示:
加速数的简单推导过程如下:
设K为一个经济社会中的资本存量,Y为国民收入,V为资本-产出比,则有:
K=VY
由于K是存量,Y是流量,且在现代社会,要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通常需要多个单位资本的投入,因此,一般情况下K>Y,即V>1。
引入时间概念t,则有:Kt=VYt,Kt-1=VYt-1
资本增量即净投资(It)可以表示为Kt-Kt-1,故有It=Kt-Kt-1
根据前面的关系式,可以得到净投资与收入变化的关系式:It=VYt-VYt-1=V(Yt-Yt-1)
设Kt-Kt-1=It=ΔK,Yt-Yt-1=ΔY,就可以得到加速数公式:
加速数这一概念表明,资本存量的增加会超过产量的增加。
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假设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引起投资的,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国民收入会成倍增长。国民收入的增长意味着当人们的收入增加以后,他们会购买更多的产品,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在加速原理的作用下,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必然会促进投资的多倍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会在乘数的作用下导致更多国民收入的增长,如此循环往复,最终会把经济推向复苏和繁荣阶段。当经济运行到波峰时,由于具有稀缺性的资源无法支持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收入便无法继续增长,而销售量也就无法增长。销售量增长的停止意味着投资量将下降为零,由于投资的下降,在乘数的作用下,国民收入成倍减少,销售量随之下降。根据加速原理,这将导致投资进一步下降,而投资的下降在乘数作用下又会使国民收入进一步减少。如此循环往复,经济运行经过衰退阶段和萧条阶段,最终会进入谷底,于是经济运行便完成了一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