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第二章辅导二

发布时间:2010-01-19 共1页

  (二)部门总产出与增加值统计
  学习目标:
  掌握总产出的含义、基本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掌握增加值的含义、基本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熟悉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分部门的总产出计算方法;
  熟悉增加值计算中的中间投入(中间消耗)的含义和计算原则,增加值构成要素(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的含义及包含的内容。
  1. 总产出的涵义
  在微观层次上,总产出是指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从价值形态看,总产出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价值。
  中间投入:指在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即由其他单位所提供的产品的价值,这些价值随着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一次性转移到了新产品的价值中;
  最初投入:又称增加值,指在生产过程中新附加的价值,体现为对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及政府管理的支付。
  [例2-1]总产出中重复计算的示例
  某煤矿某年采掘了价值500万元的煤炭,全部出售给炼焦厂;炼焦厂使用该煤炭做原材料,炼成价值1500万元的焦炭,将其出售给钢铁厂;钢铁厂使用该焦炭做为原材料,生产出价值为3000万元的钢材。容易看到,炼焦厂的1500万元的总产出中含有煤矿的50万元煤炭的价值,而钢铁厂的3000万元的总产出中又含在炼焦厂的1500万元焦炭的价值,此例中煤炭和焦炭都是中间产品。若将三个单位的总产出相加,得到5000万元,其中就包含了2000万元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见表2-1)
  表2-1 总产出中的重复计算
生产企业 总产出 其中重复计算价值
煤矿 炼焦厂 钢铁厂 500 1500 3000 (忽略不计) 500(煤炭) 1500(焦炭)
合计 5000 2000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