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统计要对其做系统描述,需要借助于资金流量表,其具体表式见表3-1,表中是1998年中国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部分的实际数据。
表3-1 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部分) 单位:亿元
机构部门 | 非金融企业部门 | 金融机构部门 | 政府部门 | 住户部门 | 国内合计 | 国外 | ||||||
交易项目 | 使用 | 来源 | 使用 | 来源 | 使用 | 来源 | 使用 | 来源 | 使用 | 来源 | 使用 | 来源 |
1.净出品 | -3051 | |||||||||||
2.增加值 | 45510 | 1862 | 7649 | 23324 | 78345 (GDP) | |||||||
3.劳动者报酬 | 17054 | 716 | 6860 | 21378 | 45999 | 46008 | 45999 | 8 | 17 | |||
4.生产税净额 | 10857 | 783 | 59 | 12724 | 1026 | 12724 | 12724 | |||||
5.财产收入 | 7304 | 2586 | 6545 | 6789 | 721 | 250 | 31 | 3607 | 14601 | 13232 | 454 | 1823 |
6.初次分配总收入 | 12881 | 607 | 12983 | 50495 | 76967 | |||||||
7.经常转移 | 2560 | 282 | 460 | 326 | 2911 | 3484 | 2498 | 4692 | 8429 | 8784 | 387 | 32 |
8.可支配总收入 | 10603 | 473 | 13556 | 52689 | 77322 | |||||||
9.最终消费 | 9485 | 36921 | 46406 | |||||||||
10.总储蓄 | 10603 | 473 | 4071 | 15768 | 30916 | |||||||
11.资本转移 | 2133 | 1 | 2134 | 4 | 2138 | 2134 | 4 | |||||
12.资本形成总额 | 22202 | 188 | 2722 | 4434 | 29546 | |||||||
13.净金融投资 | -9464 | 286 | -785 | 11330 | 1366 | -2024 |
以住户部门为例:
初次分配收入总量=23324+(45999+3607)-(21378+1026+31)=50495
可支配收入总量=52689+4692-2498=52689
总储蓄=52689-36921=15768
净金融投资=15768-4-4434=11330
另一个平衡关系称为部门间平衡关系,是指针对不同收入分配流量,各部门收入与各部门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每一个收入分配流量项目,其各部门的来源合计肯定等于其各部门的运用合计,由此反映了在特定收入分配项目上,收入分配的来源和去向。以劳动者报酬为例,可以演示这种平衡关系:
劳动者报酬:各部门运用合计=17054+716+6860+21378+8=46016
各部门来源合计=45999+17=46016
应用资金流量表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
第一是结合收入分配过程分析收入的部门占有结构,即分析每一部门获得了多少收入,占有总收入的多百分比。具体方法是,先就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各部门在价值创造中所占的份额;而后就初次分配总收入计算各部门在收入初次分配结束后所占有收入份额;最后是就可支配收入计算各部门在整个收入分配完了之后所形成的收入份额。将上述计算结果结合起来,可以揭示收入分配过程的特点。
第二是针对可支配收入分析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即分析当期形成的收入是如何使用的,有多比例被用于消费支出,多比例被节余下来用于投资。具体方法是计算消费率和储蓄率,计算公式如下: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收入
显然,这两个比例相加之和等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