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部门总产出与增加值统计
学习目标:
² 掌握总产出的含义、基本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² 掌握增加值的含义、基本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² 熟悉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分部门的总产出计算方法;
² 熟悉增加值计算中的中间投入(中间消耗)的含义和计算原则,增加值构成要素(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的含义及包含的内容。
1. 总产出的涵义
在微观层次上,总产出是指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从价值形态看,总产出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价值。
中间投入:指在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即由其他单位所提供的产品的价值,这些价值随着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一次性转移到了新产品的价值中;
最初投入:又称增加值,指在生产过程中新附加的价值,体现为对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及政府管理的支付。
[例2-1]总产出中重复计算的示例
某煤矿某年采掘了价值500万元的煤炭,全部出售给炼焦厂;炼焦厂使用该煤炭做原材料,炼成价值1500万元的焦炭,将其出售给钢铁厂;钢铁厂使用该焦炭做为原材料,生产出价值为3000万元的钢材。容易看到,炼焦厂的1500万元的总产出中含有煤矿的50万元煤炭的价值,而钢铁厂的3000万元的总产出中又含在炼焦厂的1500万元焦炭的价值,此例中煤炭和焦炭都是中间产品。若将三个单位的总产出相加,得到5000万元,其中就包含了2000万元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见表2-1)
2. 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生产单位,统计总产出的一般方法,是就当期各种产品的产量与价格之乘积求和,即:
总产出=∑(产量×价格)
1) 工业总产出:是工业生产活动总产出的加总求和。
在工业企业内,总产出统计通常采用“工厂法”,即以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生产活动成果,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工业企业总产出=工业成品价值+工业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存货变动价值
+工业性作业价值
2) 农业总产出:通常采用“产品法”统计,即以农产品为单位,按各种农产品的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计算各种农产品的价值,然后将各种农产品价值加总。
3) 建筑业总产出:是建筑安装生产单位和自营施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产品总价值,其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在方法上,建筑业总产出统计是按自行完成的工作量乘以单价计算的,即针对各建筑安装生产单位,分别计算上述自行完成的各项建筑产品总产出。
建筑业产品是固定的,具有较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它是由建筑安装生产单位组织施工生产的。
4) 服务部门总产出:是要计量各单位或部门当期完成的服务活动总价值。它需要讨论营利性服务和非营利性服务。
营利性服务部门:由各种以盈利为目的而建立的企业性服务单位所组成,它们面向市场,提供效能运输、邮电通讯、贸易餐饮、旅游服务、信息咨询、居民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其总产出按照这样的思路计算:其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就是其核算期内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即它的总产出。其中,
①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总产出按照当期这些业务活动总收入计算,包括公路、水运、航空、铁路、管道运输等业务收入和电报电话邮政业务总收入;
② 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依据商品进货、保管、整理、分类、包装和销售等服务活动中的总收入计算,具体表现为贸易活动的附加值,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对应的商品进价;
③ 餐饮业总产出:直接按其营业收入计算;
④ 金融业总产出是各种金融中介服务活动产出和其他服务收入之和,前者表现为金融机构贷款或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差额;
⑤ 保险业总产出计算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应该是保险服务产出与其他服务收入之和,保险服务产出表现为当期各种收入(包括保费收入、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等)与各种支出和提取(包括各种准备金提取、到期赔付、利息支出等)相减的差额;
⑥ 房地产业总产出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房地产管理活动总产出,按其经常性业务收入计算;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总产出,按商品房销售所得收入扣除开发建设过程的前期投入建设投入计算;居民自有住户虚拟服务总产出,是按住房原始价值和房屋折旧率计算的虚拟折旧。
非营利性服务部门:由各种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建立的经济单位组成,其中大部分属于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研究、教育、国防、行政管理服务和社会服务。非营利性单位一般从事非市场性服务生产活动,所提供的服务价值不能体现为营业收入,至少不能全部体现为营业收入。其总产出的计算方法:首先假定这些单位在核算期内提供服务的收入等于其支出;而后按所花费的总费用来估计其总产出,在所估算的支出中包括经常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两部分。公式如下:
特别说明:第一,经常性费用支出中不包括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
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乘以一个虚拟折旧率计算的。因为非营利性单位一般不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