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财务管理考模拟试题二

发布时间:2014-02-22 共1页

模拟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某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该企业采取的财务管理体制是(   )。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命令。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2.相对于货币市场,不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   )。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长期金融市场也称为是资本市场,其收益高但流动性差,所以选项D不对。
 
3.下列各项中,能够正确反映现金余缺与其他有关因素关系的计算公式是(   )。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选项A不全面,没有考虑资本支出;从资金的筹措和运用来看,现金余缺+借款+增发股票债券-归还借款本金利息-购买有价证券=期末现金余额,经过变形就是选项D。
 
4.购买100元商品打8折,买100送20元购物券(仅限在本企业使用)或送20元现金,对企业来讲,三种不同促销方式的应交增值税(   )。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赠送20元商品应该视同销售,其也应交增值税。
 
5.企业采用贴现法从银行贷入一笔款项,年利率8%,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为10%,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   )。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贷款的实际利率=8%/(1-8%-10%)=9.76%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6.企业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体制时通常实施集中的权利有(   )。



 
正确答案:AD 解题思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总部应做到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员委派。具体应集中制度制定权,筹资、融资权,投资权,用资、担保权,固定资产购置权,财务机构设置权,收益分配权;分散经营自主权,人员管理权,业务定价权,费用开支的审批权。
 
7.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企业采取低股利政策的事项有(   )。



 
正确答案:ACD 解题思路:陷于经营收缩的公司多采取多分少留的股利政策。
 
8.下列属于股票回购缺点的有(   )。



 
正确答案:ABC 解题思路: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成本,容易造成资金紧张,降低资产流动性,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2)股票回购无异于股东退股和公司资本的减少,也可能会使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更注重创业利润的实现,从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而且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了公司的根本利益。(3)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公司操纵股价。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容易导致其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炒作,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9.在全部投资假设下,按照某年总成奉(含全部期间费用)为基础计算该年经营成本时,应予以扣减的项日包括(   )。



 
正确答案:ABD 解题思路:经营成本为付现成本,应将总成本中的非付现成本折旧和摊销额扣除;在全投资假设下,不应考虑利息,所以还应把利息支出扣除。设备买价属于原始投资额,不包含在总成本中。
 
10.如果企业采取的是激进融资战略,则(   )。



 
正确答案:ACD 解题思路:激进融资战略下的特点是:(1)更多的短期融资方式使用;(2)较低的流动性比率。
 
三、判断题(每小题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1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管理层对于本企业过去经营状况的评价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描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解释。(   )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内容包括报告期间经营业绩变动的解释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信息两部分内容,题目描述不完整。
 
12.权益乘数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资金结构,负债比率越低,权益乘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小。(   )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权益乘数和负债比重是同方向变动的,权益乘数越高,负债比重越大。
 
13.当预计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采用高财务杠杆筹资金提高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的考点是每股收益分析法的决策原则。
 
14.存货周转期是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所需要的时间。(   )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存货周转期是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
 
15.利润中心对成本的控制是联系着收入进行的,它强调绝对成本的节约。(   )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不仅要绝对地降低成本,而且更要寻求收入的增长,并使之超过成本的增长。换言之,利润中心对成本的控制是联系着收入进行的,它强调相对成本的节约。
 
四、计算分析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题中特别标明的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必须予以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与题中所给的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
16.某企业生产D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50000件,计划生产40000件,预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00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费用总额为800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30%。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额外订单,订购10000件D产品,单价1450元。
要求:
(1)计算该企业计划内D产品单位价格。
(2)分析是否应接受额外订单。
 
正确答案:
(1)计划内单位D产品价格

(2)追加生产10000件的单件变动成本为1000元,则:
计划外单位D产品价格

因为额外订单单价高于其按变动成本计算的价格,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17.某企业现着手编制2010年1月份的现金收支计划。有关资料为:(1)2009年10~12月份的产品实际不含税销售收入为20000元、20000元、30000元。预计2010年1月的不含税销售收入为40000元,估计的收现情况为:当月收回现金60%,下月收回现金30%,下下月收回现金10%。该产品均为应交增值税的产品,税率17%,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各月应交税金均于当月用现金交纳。
(2)预计1月份需要采购原材料的成本是18000元,预计购货金额当月付款70%,下月付款30%。月初应付款余额5000元需在本月内全部付清。
(3)预计1月份以现金支付工资8000元.制造费用16000元(其中非付现成本2000元);其他经营性现金支出900元,预付所得税4500元,购买设备支付现金10000元(含增值税1700元)。企业现金不足时,可向银行借款,借款金额为1000元的倍数;现金多余时可购买有价证券。2009年12月底有月末余额7500元,每月月末的现金余额不能低于6000元。
要求:
(1)计算1月份经营现金收入。
(2)计算1月份购货现金支出、应交税金及附加支出、经营现金支出。(3)计算1月份现金余缺。
(4)确定最佳资金筹措或运用数额。
(5)确定1月末现金余额。
 
正确答案:
(1)1月份经营现金收入=40000×(1+17%)×60%+30000×(1+17%)×30%+20000×(1+17%)×10%=40950(元)
(2)1月购货现金支出=18000×(1+17%)×70%+5000=19742(元)
1月应交税金及附加支出=-40000×17%-18000×17%-1700+(40000×17%-18000×17%-1700)×10%=2244(元)
1月份经营现金支出=19742+2244+8000+(16000-2000)+900+4500=49386(元)
(3)1月份现金余缺=7500+40950-49386-10000=-10936(元)
(4)最佳资金筹措=11000+6000=17000(元)
(5)1月末现金余额=17000-10936=6064(元)
 
18.某公司现有资本总额1000万元,全部为普通股股本,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20万股。为扩大经营规模,公司拟筹资50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A:以每股市价10元发行普通股股票,该公司采用的是稳定的股利政策,每股股利为1元;B:平价发行3年期,票面利率为9%,面值为1000元,每年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若采用A方案,计算需要增发的股数,以及新增资金的个别资金成本;
(2)若采用B方案,计算债券的资金成本;
(3)计算A、B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4)如果公司息税前利润为100万元,确定公司应选用的筹资方案。
 
正确答案:
(1)增发的股数=500/10=50(万股)
股票资金成本=1/10=10%
(2)债券的资金成本=9%×(1-25%)=6.75%
(3)A、B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0)×(1-25%)/(20+50)=(EBIT-500×9%)×(1-25%)/20
EBIT=63(万元)
(4)企业息税前利润为1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BIT,公司应选择B方案。
 
五、综合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以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与题中所给的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
19.某公司2009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下:

(2)2009年营业收入净额1500万元,营业净利率2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比率为40%,预计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0%,为此需要增加固定资产净值240万元。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营业收入的比率保持不变,假定2010年营业净利率、利润分配政策与2009年相同,2010年需要增加对外投资由增加权益筹资解决。
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
(1)计算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
(2)计算2010年增加的营运资金和需要增加的对外筹资;
(3)编制2010年预计资产负债表。
 
正确答案:
(1)净资产收益率=1500×20%/[(715+720)/2]=41.81%(2)流动资产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450/1500×100%=30%
流动负债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218/1500×100%=14.53%
增加的营业收入=1500×30%=450(万元)
2010年增加的营运资金=450×(30%-14.53%)=69.62(万元)
2010年需增加的对外筹资=69.62+240-1500×(1+30%)×20%×(1-40%)=75.62(万元)
(3)2010年流动资产=450×(1+30%)=585(万元)
2010年流动负债=218×(1+30%)=283.4(万元)
2010年固定资产=860+240=1100(万元)
2010年资产总额=585+860+240=1685(万元)
2010年负债总额=283.4+372=655.4(万元)
2010年所有者权益总额:1685-655.4=1029.6(万元)
 
20.某企业拟购买一台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原始投资为100万元,项目计算期5年,每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50万元;乙方案的原始投资120万元,项目计算期10年,每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40万元。假定两个方案均当年投产,投资在期初次性投入,均为自有资金。
要求:
(1)若投资所需资金50%来源于企业自留资金,50%来源于银行贷款,贷款利息率为8%,目前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2,当前国债的利息率为4%,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9%,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计算投资所需资金的总资本成本。
(2)若以资本成本为折现率,计算甲、乙两方案的所得税前净现值。
(3)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并评价甲、乙两方案的优劣。
(4)利用方案重复法评价甲、乙两方案的优劣。
(5)利用最短计算期法评价甲、乙两方案的优劣。
 
正确答案:
本题为第三章与第四章的综合。涉及的考点包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净现值、年等额净回收额法、方案重复法和最短计算期
法等考点。
(1)留存收益资本成本=4%+2×(9%-4%)=14%
贷款资本成本=8%×(1-25%)=6%
总资本成本=14%×50%+6%×50%=10%
(2)甲方案所得税前现金流量净现值=50×(P/A,10%,5)-100=50×3.7908-100=89.54(万元)
乙方案所得税前现金流量净现值=40×(P/A,10%,10)-120=40×6.1446-120=125.78(万元)
(3)甲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89.54/(P/A,10%,5)=89.54/3.7908=23.62(万元)
乙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125.78/(P/A,10%,10)=125.78/6.1446=20.47(万元)
据以上计算,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23.62万元.大于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20.47万元,因此,该公司应选择甲方案。
(4)两方案的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为10年甲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89.54+89.54×(P/F.10%,5)=89.54×(1+0.6209)=145.14(万元)
乙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原净现值=125.78(万元)
由于甲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大于乙方案,所以该公司应选择甲方案。(5)甲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原净现值=89.54万元
乙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乙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P/A,10%,5)=20.47×3.7908=77.60(万元)
由于乙方案调整以后的净现值小于甲方案,所以该公司应选择甲方案。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