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公考申论热点: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1页

材料一: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七标准表述)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分析:党的十七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反映了广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针。

材料二:保护动植物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超载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进行采挖、捕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许多动植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野人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现在我国的人参产地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野人参了。我国许多中草药,一旦被证实对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原料植物就会很快被采挖一空。物种的进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现在的物种不可能退化成过去的物种,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现。

据国际捕鲸协会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2.6万头鲸被杀(平均每小时3头),其中俄罗斯和日本的捕鲸数占总捕鲸数的95%。例如蓝鲸,是从古至今世界上最的哺乳动物,它在半个世纪前还有30万头之多,今天只剩下了约2000头;非洲的犀牛,是世界上极为珍稀的动物之一,由于犀牛角的价格幅度上升,甚至比黄金还贵,捕杀犀牛的行为加剧,致使黑犀牛的数量已锐减了90%,处于灭绝的边缘。

据估计,目前世界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到2000年,地球物种的15%-20%将会消失,人为因素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近2000年来,已知有139种鸟类、110种哺乳动物绝灭了,其中近1/3的物种是在近几十年中消失的。现在还有600多种型动物面临绝灭的危险。在我国,约有398种脊椎动物濒危,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

分析: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二是依法取缔对野生动植物的收购、加工、销售等;三是坚决禁止采挖捕杀,有关部门要加专项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滥捕乱采的不法行为;四是推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责任制,对工作不力,致使本行政区内发生乱采滥捕现象的,要从严追究当地行政领导的责任。

材料三:保护森林

在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重要的枢纽和核心作用,它的分布最广、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生物生产力也最高。森林和环境经过长时期的相互作用和适应,不但推动了自身的生长、繁衍,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减弱噪音,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态息息相关。

可是,人类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思想的指引下,对森林进行收割式的采伐。据估计,原来地球上森林面积有76亿hm2,森林覆盖率为60%。目前世界上共有林地38.26亿hm2,占陆地总面积的28.5%。开发较晚的陆如北荚,当第一批殖民地到达时,美国的西洋沿岸至密西西比河之间约有17亿hm2森林,目前只剩下0.1亿hm2。南美的亚马逊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的热带雨林,木材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45%。然而,自60年代开始,这片森林就被规模砍伐。仅1966年-1975年,就毁掉森林1100多万hm2。这片森林部分处于巴西境内,肆毁坏亚马逊林区的后果,使巴西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从80%迅速减少至40%。如果规模的毁林不加制止,在30年后,亚马逊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的沙漠地带之一。

分析:解决措施:一、制止乱砍滥伐,禁伐天然林;加退耕还林力度,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力加强商品林建设;二、全面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三、合理配置护林点,充实加强护林员队伍;四、完善森林防火措施,加强火灾扑救力量;五、防治森林病虫害;六、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强化林政管理秩序;七、增加投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软硬件建设;八、停止在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特殊护林带以及封山育林区一切有害生态保护的生产性开发。

材料四:草原退化

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国,天然草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我国草原却呈快速消失之势。

在我国近4亿公顷的天然草原中,目前约有90%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面积扩张。在过去的5年内,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草地减少5.49万平方公里,其中覆盖度在5%~20%的地区明显减少,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形势堪忧。

据内蒙古农牧业厅提供的资料,作为我国五牧区之首的内蒙古自治区,目前草原沙化、退化面积已达5.8亿亩,并且以每年1000多万亩的速度扩展。

农业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的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草原分布区的产草量均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17.6%,荒漠草原产草量降幅最,在40%左右,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也达20%。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和甘肃等传统牧区产草量下降幅度最,牧草质量变劣,毒害草增多,不可食草和毒草逐渐取代优良牧草成为群落优势种。面积的草地正失去利用价值,如云南、四川两省的一些草地近年来受不可食草紫荆泽兰的侵入,并逐步取代了原来的草地植被,使草地失去利用价值。

分析:要遏制草原退化、沙化的势头,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首先,在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的同时,应制订合理的休牧、放牧制度,保证牧草的返青和草原的休养生息;其次,在草原严重退化、环境极为恶劣的地区要有计划地实行生态移民,退牧还草恢复植被,突出天然草原的生态功能;再次,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完善建立奖惩机制,切实做到草原使用权利和生态环境维护义务同时落实。

材料五:保护河流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不仅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而且也养育着祖国8.7%的人口(据2000年五普资料统计)。然而,目前黄河的生态危机正在日益加剧,并面临着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面积增,水污染严重,断流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给流域人民乃至整个国家都发出了严重的警示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黄河源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正在加重,生态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平均新增21万公顷,侵蚀程度日趋严重。目前,黄河源区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750万公顷,占整个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超过数千万吨。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世界上海拔最高、江河湿地面积最、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地区之一的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湿地萎缩、灾害频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中华水塔”本是对黄河源的一种美称,也是对青海省生态功能的形象描述,但是,目前这个水塔却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近几年来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多年平均减少40%以上,湿地面积平均每年递减近59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位如果以现在每年12.4厘米的速度下降,不出百年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将不复存在。

分析:保护河流的措施:一、加强对河流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动态评价,研究制定河流生态恢复的中长期规划;二、植树造林,恢复流域生态,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加强对于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中小型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试点等;四、加强对河源和河口湿地的生态保护,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五、主要领导亲自抓,要落实责任、分解指标、细化任务,提高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一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六、加财政倾斜力度,完善资金配套政策,解决治理资金紧张问题;七、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明确责任义务和落实奖惩措施,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材料六:治理荒漠化

近年来,每到春天,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黄沙自甘肃河西走廊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半个中国。这个历史上曾以“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西部金腰带”,如今,正在风沙的危胁下渐渐褪色,处处可见废弃的村庄,撂荒的耕地,成片成片枯死的林木。成了沙逼人走,生态失衡的“难民区”。生态专家在考察河西走廊后认为,这里不仅是我国风沙东移南下的通道,而且还是我国北方主要沙尘天气的策源地之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吐哈盆地,南依祁连山,北偎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至上百公里。数千年来,河西走廊因它厚重的历史而闻名于世:不仅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中原王朝与民族政权相互争夺的重要战场,而且也是各民族往来、迁徙、交流、斗争、融合的见证。

然而,今天的河西走廊却因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因素,成了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成了“沙尘暴”的罪魁祸首。北部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正在加快向南侵移的步伐;南北祁连山水源涵养带也因干旱加剧了雪线升高;中部绿洲地带则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越来越少,耕地片片的沙化,呈现出沙进人退的态势。昔日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上的“明珠”,如今成了有风就起尘的主要策源地。

分析:河西走廊荒漠化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干旱、缺水、多风等自然原因形成的;其次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应当停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减少沙尘源地;实施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强化生态建设、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人口承载量、实现走廊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开展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恢复和保护河西走廊的环境。

材料七:气温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气中的浓度幅度上升的结果,而引起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以二氧化碳为例,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使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其次,森林毁坏使得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同样造成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气候变暖将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如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但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以负面影响为主。种植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气候变暖使蒸发加,沙化威胁巨。农业生产成本将幅增加。气候变暖引起的缺水量将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

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居住在河边和海岸带的居民受气候变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口居住密度很高的低海拔海岸区的城市,将会因为气候变暖而处于海水上涨的威胁之中。在我国,居民收入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将更严重。

分析对策: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监测;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教育与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和企业选择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多开发新能源,以减少传统能源的利用比例;通过节能、降耗、减排等多管齐下,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参与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树立负责任的国形象,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材料八:环境污染致癌

宣威地处滇东,煤矿资源较为丰富。由于煤矿的量开采,带动着相应的炼铁、炼焦、炼锌、水泥、火电站等行业的兴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带来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也是相当巨的。量排出的有毒气体和灰尘让全市笼罩在一片有毒烟雾之中,饮水受到影响,量有毒气体和灰尘飘散在空气里,吸进村民的肺里,数千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空气和水污染已成为村民致癌的致命杀手

近日,政府的一项调查显示,空气污染、水污染及范围使用食物添加剂和杀虫剂导致癌症成为去年我国的头号杀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健康专家陈智周说,“恶性肿瘤高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空气和水污染正日益严重。很多化工企业都建在河边以便排污。此外,过度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也使地下水遭到污染。被污染的水会直接影响土壤、庄稼和食物。”空气污染是引发肺癌的主要因素,因为有害颗粒一旦进入肺里就无法排出来。

该调查显示,城镇地区的癌症死亡率已上升至19%,农村上升至23%。农村地区92%的死亡主要由10种疾病引起,排在前三位的是癌症、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近年来,关于“癌症村”的报道越来越频繁。新华社去年六月的一则调查报道称,癌症高死亡率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已成为事实。从1987年至2005年,广东省上坝村有250多人死于癌症;从1991年到2005年,河南省黄孟营村至少有114人死于癌症。其他省份也有过类似的报道,其共同原因是饮用了被严重污染的水。

分析:面对现实,切实改善环境污染是唯一出路。解决措施:(一)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全民动员,共同行动。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三)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四)改革政府体制,不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五)健全法律法规,建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和监管机制。加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和打击力度,使其“不敢污染”、“不能污染”。

材料九: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名义,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进行限制。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强制性绿色标志、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等等。发达国家把绿色壁垒变成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隐蔽制裁手段,以平衡自己在劳动力价格、运输和原材料价格等方面的劣势。据统计,欧盟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中90%以上都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环境标准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绿色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制约越来越。直接对我国出口造成严重影响的标准主要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中的含铅量;皮革的残留量;机电产品与玩具的安全性指标;汽油的含铅量;汽车排放标准;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染料指标;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等等。以纺织业为例,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因绿色壁垒蒙受的损失已高达数百亿美元。

当今国际环境问题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发达国家一方面指责我们不环保,一方面向我们转移他们的污染行业并且封锁环保技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今后将会设置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冲击将会越来越。但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又不得不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就意味着必须“与狼共舞”。

分析:针对绿色壁垒,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维护对外贸易的正当权益。但是,国际环境问题的不公平现象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对外贸易的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尽快完成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走绿色崛起道路。我们要主动适应国际绿色技术标准,督促国内企业的绿色意识和绿色技术革新,使国内产业实现绿色化,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绿色消费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国对外贸易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

材料十: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资源与环境制约问题,其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能源资源不足;二是环境污染;三是生态退化;四是气候变化。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一系列国情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量低。

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量消耗自然资源的重化工时期,城市化处于快速推进的中期阶段,自然资源消耗量、环境污染较严重,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将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三,财政经济实力有限,环保投入强度不足。

第四,经济发展模式粗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节能技术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第五,环保观念意识有待强化,环保体制机制亟需转变。多年来各地出于发展的迫切性,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扭转。

分析:按照十七提出的要求,树立生态文明观,“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为此,需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一要积极开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基本规律。二要积极开展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要为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立法工作、建立责任制和问责制等,提供理论支撑。三要积极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加强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科学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四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从全球视角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与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共同探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方略。  

专题综合分析

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是一个与人口、资源紧密相连的问题。自2005年1月,中国陆人口已突破13亿。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天然无法居住的地带占1/3,水土流失的面积又超过1/3,现在能生存的土地仅占总量1/3。我们现在的耕地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我国45种主要矿产,按现有储量和开采速度计算,15年后将只剩下6种。石油已经连续多年净进口,2010年以后几乎70%以上依赖进口。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浪费消耗极,这种“高耗低能”的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据统计,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七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5个。

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遭破坏,自然灾害频发,资源支撑能力下降。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经济损失。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危机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此,我们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在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党的十七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要结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党全社会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二、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

三、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制度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石,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我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必须花力气消除制度性障碍。按照党的十七报告提出的要求,“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一)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二)完善规划,加强监管,建立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三)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上法治化轨道。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要按照党的十七报告的要求,“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五、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按照党的十七报告要求,“重点加强水、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六、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庞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总之,摆在中国面前的唯一合理的选择就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谋求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发展模式。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