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应用——唯物辩证法贯穿报告全文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方法论。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唯物辩证法,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对发展的辩证逻辑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
十七大报告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个结合”辩证地总结和分析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的精辟概括和全面论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辩证思维的大智慧。
十七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体系做出了最为系统和全面的辩证概括。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的报告中的最新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逻辑的最新辩证阐释。
十七大报告创新性地科学论证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既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地位,又强调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彻底解决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党的十四大开始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间的“的”字去掉,表明我们党在理论上不再把“中国特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特征,而是作为本质属性。党的十五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走五条中国特色具体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经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经形成并且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3.改革开放的新评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功绩进行了崭新的总结和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考试&大收集整理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新评价有力地回应了理论界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为迎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到来做出了理论铺垫。
4.统筹内容的新丰富——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三对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党的文件的形式首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对统筹兼顾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近年来,铁本事件、内蒙古新丰电厂事件等问题凸显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各种利益矛盾问题,统筹内容的新丰富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的战略思想把握现实问题的敏锐性。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亮点——生态文明
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其中“生态文明”目标的提出不但充分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且对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战略举措及其目标做出了最精炼的概括。
6.经济建设的新表述——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以党的报告的形式正式使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有快发展”。按照GDP总量和人均GDP的增长来评价经济建设的逻辑,必然导致轻视或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约束,无法解决我国的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表述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消除GDP崇拜,改变过去“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经济发展朝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7.治理腐败经验的新概括——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十七大报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标志着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战略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党的十五大以前强调“标本兼治、侧重遏制”。十五大开始加大治本力度,强调“标本兼治、/ 8.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法,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新举措的应用,势必扭转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方式,有效防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两张皮”现象,从而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9.民生愿景的新描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十七大报告首次单独的部分对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关注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成为十七的重大亮点。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实际上是对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保障、住房等民生问题愿景的精炼概括和形象描绘。这种新描绘第一次具体而又生动地阐发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为实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0.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新提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论界向来有不同的表述,在党的报告中也有不同的表述。十四大报告提出“兼顾效率公平”;1993年,中央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十五、十六大坚持了这个说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关于效率和公平的新论述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消除那些片面追求效率,忽视公平价值的的认识和现象,从而进一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